陕西迎来利好消息,经过多年的申请和考核,西安都市圈终于正式获批,成为我国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和长株潭都市圈之后的第五个都市圈,同时,西安都市圈也是目前我国城市圈中的唯一一个北方城市圈。所以,无论是对西安,还是对北方城市群而言,这都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其实,本次都市圈的项目,并不是只有西安一个城市参加。作为西安参加竞选的一个劲敌,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市,早在年就开始布局一体化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1+8”的城市格局。可是,本次的河南依然落选。
究其原因,本次西安能够成功入选,既有西安都市圈的发展规划科学的原因,也有河南自身规划太大的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河南的发展潜力。那么,具体看来,河南为什么会落选呢?
一、陕西省早有布局,成功优势明显
陕西省对于都市圈的布局可以追溯到年,当时陕西省就确定了要布局西安都市圈,本次布局的核心就是实现西安和咸阳的一体化发展,当时的*府认为,只要带动这两个城市的发展,就能有效推动其他城市的进展。
布局之后,陕西省迅速展开一步步动作,年底,西安和咸阳正式签订了经济一体化协议,正式开始了两市在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多方面的互补和协作,其外,两个城市还加快了西安西北部和咸阳沣河新区建设,共同实现旅游布局,地铁加持、交通的便利以及合作发展,导致陕西布局了“一圈四极六城多镇”的发展格局。
到了20年后的今天,陕西省的一体化发展道路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成果,无论是在发展布局还是发展实效,都有资格入选都市圈。陕西省布局早、发展成果好,这也是陕西入选、河南落选的一个原因。
二、明明布局很久,河南为何落选?
(1)河南对于都市圈的布局久,规划全。河南省对于都市圈的布局也不晚,早在年,郑州市就编制完成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至》,规划中明确了都市圈概念,并强调了以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年,根据当时的发展情况,郑州重新编制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至年》,其中提到推进并形成“一心四城”的网络化城镇发展格局,其中以郑州市中心城区、郑汴中牟组团、上街荥阳组团和航空港组团为市域空间结构的核心地区,而巩义、新郑、新密、登封四个中等城市是市域空间结构中的二级中心城市。
从年提出郑州都市圈概念至今已有29年的时间,并且无论是省级层面的*策还是国家顶层设计都对郑州都市圈的发展很看重,而郑州都市圈也不负众望,成员也从开始的四个城市增加到了八个,郑州都市圈确定了“1+8”的发展格局,发展成效显著。
(2)河南都市圈的问题在于规模太大,发展有难度。从上面的规划看来,河南的都市圈布局很早,也是相对比较科学,且能够发挥郑州城市中心的优势,有效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但是,以上的问题也是河南省都市圈规划的一个弊端。
为了本次入选都市圈,郑州都市圈的建设早在3月5日就提交了《关于恳请国家支持郑州都市圈规划建设的建议》,郑州对于本次都市圈的建设还是非常积极的,根据郑州“1+8”格局,郑州都市圈已经形成了包括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洛阳、平顶山、漯河和济源等几个城市。
根据上面的规划布局,可以看出,一方面,郑州都市圈面积非常广、辐射城市多,所以郑州的城市圈发展的难度就会很大,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周期长,另一方面,由于郑州市城市面积小,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大量时间和经济来融合、发展。
综合看来,郑州都市圈的发展规划面积大,郑州中心城市的带动性和影响性不够。摊出来的发展面积和本身拥有的发展实力不符,加上西安都市圈的面积和人口不仅比郑州圈的规模更小,而且西安都市圈的核心一体化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铺得面积太大,这也是本次落地北方都市圈中,陕西省相对比河南省更能够让国家更好地帮助西安的发展批复的原因。
(3)河南未来发展方向在于加强区域间发展。本次的落选并不意味着河南的未来发展规划有问题,相反,想要实现自身发展,河南应该继续做好布局,并吸收本次落选的原因不断改进,将本次落选作为一次教训,让它成为下一步河南发展的更大动力。
当然,通过上面的发展分析,我们可以分析河南省都市圈的未来发展道路,那就是郑州都市圈继续做好“1+8”格局的发展和彼此的互联互通,未来也就会有可能得到国家的批复。
结语
河南省作为我国知名的中部省份,地处中原腹地,位置优越,既是千百年来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我们当下的农业大省。作为历史古城,河南省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勤劳血脉,守着一方土地,一年年重复着“汗滴禾下土”的农民生活,用自己的汗水守住了全国的粮食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城市崛起、西部建设,“中部塌陷”一直都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