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浙江杭州铜雕父子为黄帝故里穿铜衣
TUhjnbcbe - 2025/7/4 23:12:00
活动现场廖润丹供图中新网浙江新闻4月22日电 (王题题廖润丹)4月22日,是农历三月初三,也是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一年一度的“拜祖大典时间”。当天,新建的黄帝故里园区“两馆一中心”在大典中亮相,铜光璀璨,熠熠生辉。而为它们“穿”上铜衣的,正是来自浙江杭州的朱炳仁、朱军岷父子。朱炳仁、朱军岷这对“铜雕父子”,是杭州河坊街江南铜屋的主人,也是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第五代传人。他们领衔金星铜工程开当代铜建筑之先河,近三十年完成杭州雷峰塔、G20杭州峰会主会场、杭州国家版本馆等百余座铜建筑与铜工程,以铜为元素,他们的作品已凝固成当地共同的文化记忆。年,铜雕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据悉,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文化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此次,朱炳仁、朱军岷将“铜”应用在黄帝故里园区。他们采用平方米、含铜量99.9%的紫铜,以史无前例的体量与材质,将传统非遗和现代工艺结合,用铜文化向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致敬。黄帝故里园区的“轩辕殿”廖润丹供图据介绍,此次朱炳仁、朱军岷承建了寻根门、轩辕殿、黄帝文化馆、中华姓氏馆、游客中心等黄帝故里园区内重要主体建筑的铜装饰工程。他们率领金星铜工程名铜匠,经过余天的昼夜奋战,弘扬工匠精神,为中国铜工程史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新建的中华姓氏馆、黄帝文化馆分别位于黄帝故里园区西南、东南侧,中华姓氏馆用铜量为平方米,用现代手法演绎传统形制,采用轻量化,强度高的铜工艺技法制作。腰线部分花纹采用绳纹,寓意从古结绳记事的演变。以黄帝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旨而展陈设计的黄帝文化馆,总用铜量平方米,装饰上独创的龙鳞纹,看起来更显宏伟端庄。其实,去年朱炳仁、朱军岷已完成了寻根门、轩辕殿等项目一期的铜装饰工程。作为整个黄帝故里园区的主入口,寻根门采用中国古代牌楼建筑形式,用铜面积达平方米。根椽子,错落向外延伸,参差有序,极富秩序之美。黄帝故里园区“轩辕殿”的建筑细节廖润丹供图值得一提的是,该园区内核心建筑“轩辕殿”,平方米的幕墙面积,结合平方米的铜瓦屋面,紫铜从殿外一直延伸至殿内,成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单层檐全紫铜建筑。此外,其穹顶由19层铜制叠错板营造而成,经过独门技艺,每块铜板形成独一无二的肌理斑纹,增加建筑的色泽层次感。朱炳仁说,“拜祖,是为了让我们从历史走向未来,再把自己的历史留给后代。”此次金星铜工程在仿古建筑中对紫铜幕墙的研究与创新,让古今兼韵、立足华夏的黄帝故里园区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杭州铜雕父子为黄帝故里穿铜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