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河南省新郑市破局,加快撤县设区设想,打造
TUhjnbcbe - 2023/8/19 22:52:00
白癜风有没有忌口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823/4243609.html
白癜风有没有忌口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823/4243609.html

新郑市是郑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也是河南省县域经济的标杆城市。

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两大排名中,新郑市不断争先进位,排名分别升至第37位、27位。

新郑市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连年位居河南省县(市)首位。

新郑市历史悠久,素有“*帝故里,中华第一古都”的美誉。仰韶文化中晚期,新郑为有熊国,夏商时期,新郑为夏都、商都京畿。春秋时期为郑国。

新郑市人文荟萃,从这里走出了春秋名相子产、战国思想家韩非、战国著名水利家郑国、汉代军事家张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等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光彩。

新郑市近年来强化融入大郑州市的理念,锚定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定位。

新郑市是一座有着鲜明特色的城市。

新郑市的方便食品占全国市场份额10%、枣制品占15%、酱油产品占14%,“新郑味道”源源不断地进入国人厨房、丰富世人餐桌。

新郑市也是国内最大的医用水针剂生产基地,新郑市占据着全国小剂量水针剂市场30%的份额。

新郑市在过去的一年狂飙突进,堪称河南省县域经济最靓的仔之一。

新郑市强化“建设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居民幸福指数高涨。

在过去的一年,新郑市经济总量达到了.8亿元,综合实力领跑河南省县域经济。

巩义市经济总量和新郑市经济总量差距并不大,只有区区不到亿元的差距。

随着新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压力传导到了巩义市。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这座城市积累了海量的资金。

在过去的年,新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了70.96亿元,税收达到了34.19亿元,总量稳居河南省县(市)首位。

城市有钱了,自然可以花更多的钱用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年新郑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亿元,增长了10.7%。

作为一个县级市,新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堪比很多地级市,侧面说明了这座城市在过去的一年发展相当强劲。

新郑市紧邻省会郑州市,这座城市的消费水平也水涨船高,很多年轻人直呼消费不起。

在过去的年,新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2亿元。

新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其自身38%左右的经济总量,消费水平之高,令人费解。

新郑市房价整体约为0.7万每平左右,和浙江县级城市动不动2万多每平的房价相比,新郑市的房价堪称宜居的典范。

新郑市的居民买房压力较小,可以更容易的实现安居梦。

新郑市宜居的房价,吸引了相当多的郑州市外溢的刚需购房客。

现在的新郑市常住人口很多,一座现代化中等城市已然屹立在河南大地上。

新郑市的常住人口达到了万人,也是河南省乃至全国县级城市里面为数不多的常住人口超百万的城市。

居民幸福指数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水平上,新郑市的居民收入水平已经接近省会城市水准。

在过去的一年,新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元,增长了2.9%。

新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元,增长了6.1%。

从中不难看出,新郑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4左右,远低于周边城市,这是一座共同富裕建设相对较好的城市。

按照标准的一对夫妻,一家三口来看,新郑市的城镇居民家庭年收入基本可以达到8万元到12万元之间。

新郑市的农村居民家庭年收入基本可以达到5.6万元到8.4万元之间。

新郑市的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都已经达到了沿海发达城市的水平。

新郑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在过去的一年,新郑市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客观指标连续两年排名全省县(市)首位,评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先进县(市)。

在过去的一年,新郑市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快速集聚,立足招大商,大招商,签约了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

年,新郑市新签约人工心脏医研中心等高质量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4亿元,雪麦龙食品等95个项目开工建设,宅乐送等33个项目竣工投产。

新郑市是一座活力之城,这座城市的市场经济相比其他县级城市要强很多。

在过去的一年,新郑市新增“四上”企业家,市场主体总量达13万家、居全省县(市)首位。

新郑市在过去的一年,教育事业欣欣向荣。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1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所,覆盖率96.1%,高考综合评价连续31年保持郑州县(市)领先位次。

综上,新郑市在过去的一年,城市建设有力度,居民收入有加速度,幸福指数高涨,择一城终老,我看新郑行。

新郑市机遇,定位,争当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副中心。

新郑市紧邻郑州市中心城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具有承接郑州市产业外溢和人口外溢的地利优势。

近些年河南省在积极推动郑州都市圈的提质扩容,郑州市也在加快与周边洛阳市,开封市,焦作市,许昌市形成一体化,全域发展的格局。

新郑市区位优势明显,一头连着郑州市中心城区,一头连着许昌市。

新郑市作为郑许同城化的核心发展腹地,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期。

好事成双,无独有偶,现在的郑州市已经不再满足于省会城市,郑州都市圈核心龙头城市,而是要更进一步,争当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内城市最顶层的规划设计,深刻影响郑州市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格局和潜力。

新郑市作为郑州市的一个县级城市,发展能级和可获得的资源必然水涨船高,现在的新郑市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最关键时期。

多个重大平台和国家战略的叠加将会释放出不少的发展红利,为新郑市未来全面起势,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机遇带来新格局,新格局带来了新目标,未来的新郑市将走前列,争先锋,坚定扛起争创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的历史责任,为郑州市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自己特殊的贡献。

未来的郑州市发展目标堪称宏伟,令这里的居民欢欣鼓舞,载歌载舞。

在年远期,新郑市将打造成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郑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临空经济联动区,共同富裕示范区和全国一流城市。

新郑市面临的困局和挑战。

全球大环境不明朗,不确定因素增多,贸易壁垒有加剧的可能性,对新郑市乃至全国各大城市的对外开放战略带来一定的挑战。

新郑市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需要进一步提升。

新郑市产业集群优势还有较大的提升潜力,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新郑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公共富裕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新郑市各乡镇街道发展不平衡问题依旧存在。

新郑市科创研发能力相较于省内发达城市偏弱,营商环境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新郑市城市能级偏弱,作为一个县级城市,始终无法突破县域经济的天花板。

新郑市人口集聚能力还有较大的潜力。

在郑州市各县市区常住人口人中,排名第一的是金水区,达到了万人。

新郑市常住人口排名第二,达到了万人,与金水区差了45万人左右。

如果和同为县级城市的昆山市,义乌市,晋江市等城市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从积极的意义来说,新郑市在集聚常住人口上还有较大的潜力。

新郑市需要加快融入郑州市的步伐,切实加快建设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的步伐,积极承接郑州市的人口外溢和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

新郑市在郑州市各县市区经济总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郑州市各县市区中,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是金水区,达到了亿元。

郑东新区以亿元的经济总量排名第二。

郑州经开区排名第三,经济总量达到了亿元。

航空港实验区也表现不俗,达到了亿元。

巩义市的经济总量达到了亿元,稳居第五。

新郑市经济总量亿元,仅位居第六。

新郑市经济总量在郑州各县市区还是靠后的,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新郑市城市能级不高,软实力不强,急需破局。

新郑市一路走来精彩绝伦,令人惊艳,但城市能级始终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作为一个县级城市,新郑市的基建水平,城镇化率,城市品质还是处于县级城市标准。

新郑市的县域经济始终无法与郑州市以都市区经济为主的中心城区相媲美。

新郑市缺乏像中心城区一样的大学,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非自身努力不够,而是城市能级限制。

撤县设区对于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天花板,提升县级城市发展能级来说意义重大。

郑州市之前经过多轮撤县设区,被撤的县都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变成中心城区一部分。

很多支持新郑市发展的有识之士提出撤县设区的设想,那就是新郑市设区,成为郑州市的一个市辖区。

首先撤县设区可以突破新郑市县域经济天花板,城市能级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新郑的设区,可以助力其打造成为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新郑市的发展形态也会从县域经济为主体转身为都市区为主体。

县与区一字之差,却是发展*策和资源倾斜的天壤之别。

设区之后,新郑市可以源源不断获得郑州市更多的交通,医疗,大学等优质发展资源和*策方面倾斜。

未来的郑州市将加速县市区一体化融合发展,产业共建,优势互补,用轨道交通串联各县市区,打造轨道上的同城圈。

其次,新郑市区位优越,是郑许同城化的桥头堡,是未来郑州市,许昌市以更大力度,更大广度推动郑州都市圈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郑的设区,将进一步拓宽郑州都市圈的发展空间,加快对许昌市的辐射带动,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最后,撤县设区是实现共同富裕,消除城乡发展差距的有效手段。新郑市土地价值,固定资产价值,城镇化率水平将会大大提升。

小结

随着郑州都市圈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加快实施,新郑市迎来了史上最强的发展机遇期。

在践行郑州市强省会战略、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郑州征程中当先锋打头阵,新郑市有底气,有信心,其作用也不可小觑。

新郑市将全力冲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争当河南省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的宏伟目标。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新郑市破局,加快撤县设区设想,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