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在线诊室 http://www.pfzhiliao.com/#古代历史档案馆#
郑国的建立与灭亡
公元前年,郑桓公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周宣王即位二十二年,姬友被封到郑地,国号为郑,首都为今棫林附近。
公元前年,郑桓公迁郑国于河南,建都于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主要版图位于今河南郑州一带。
公元前75年,郑国被韩国灭亡,韩国迁都于新郑。
申不害学习黄帝、老子等学问,向韩昭侯游说
申不害出生于公元前85年,原为郑国的卑贱小臣。郑国灭亡后,申不害学习黄帝、老子著作和法家刑名学问,向韩昭侯游说。
申不害提出韩王喜欢的主张,韩王任申不害为丞相
当魏国围攻赵都邯郸时,申不害开始接触韩王,可是还不知道韩王的意图所在,担心说话不合韩王的心意。韩王对申不害说:“寡人帮助哪一方好呢?”申不害回答说:“这是社稷安危的关键,国家的军政大事,请允许臣深入地冥思苦想一番。”
申不害悄悄地对赵卓、韩晁说:“你们都是国家的辩才,作为人臣的,向大王谏言,说对了,大王一定会采用,那只是尽忠罢了。”赵卓和韩晁分别把对待魏赵之战的态度进谏给韩王。而申不害却在暗中看准了韩王所喜欢的意见,把这种意思再陈述于韩王,因此韩王非常喜欢申不害的主张。
韩昭侯通过与申不害交谈,觉得申不害是一个厉害的人物,应该把申不害留在韩国。于是韩昭侯重用申不害,并任用申不害为韩国的丞相,希望迅速看到韩国的强大。
申不害变法改革,韩国迅速强大起来
收回三大家族特权和财产
在韩昭侯的支持下,申不害向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果断收回其特权,推毁其城堡,清理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这不但稳固了韩国的政治局面,而且使韩国实力大增。
大行"术"治
申不害主张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整顿军队
申不害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并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
鼓励百姓开荒种地
"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土,食之本也”,“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而俱王天下,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申不害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同时,他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
实行以"术"为主的法制,经过15年改革,韩国强大起来
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以"术"为主的法制,经过15年改革,加强了君主集权,使韩国"国治兵强",政治局面比较稳定,国力也有所增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但"术"也有缺点。“术”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君主本人比较正确,有能力,国家就会比较兴旺;相反,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老百姓就会遭殃。
韩昭侯去世后,韩国便开始衰落了。
公元前7年,申不害去世
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实行以“术”为主,只能维持韩国一时的繁荣,而不是世代繁荣。公元前7年,申不害寿终归寝,自然死去。
申不害与商鞅为同一个时代的人,商鞅被车裂而死,而申不害寿终归寝,是变法者中的善终者之一。
之所以申不害可以寿终正寝,或许源于他的变法内容和变法失败,源于他没有在战国史册上掀起什么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