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全省唯一新郑缘何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创新
TUhjnbcbe - 2023/7/2 20:28:0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延辉

跻身全国县域创新第一方阵,新郑迎来县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8月30日,科技部对外正式发布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新郑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建设主题通过验收,成为河南唯一入围的县(市)。

创新型县(市)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省份发挥显著支撑引领作用的县(市),建设主题包括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科技支撑生态文明、科技支撑民生改善等三个类别。科技部于年启动建设全国首批52个创新型县(市),三年建设期满后,经组织专家评审、现场复核及综合评议,47个创新型县(市)通过验收。

“23项创建指标中,新郑市高质量超额完成15项,其中8项增长率超%。”新郑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孙现峰说,“成功创建全国创新型县(市),对新郑而言,是一个更高的新起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作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新郑市构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走出了县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一个地方的经济底色如何,归根结底要看企业的‘含金量’‘含新量’。”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说,新郑市着力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积蓄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底盘”。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破冰抢滩,一个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的现代临空产业新城正在新郑“立”起来。

锐杰微芯片封测项目,月封装芯片达万颗以上,填补了全省集成电路产业空白;年3月,华思光电产出河南省内第一片MiniLED直显产品,填补了全省MiniLED产业空白……近年来,新郑市实施“芯”“屏”联动战略,已招引落地总投资51亿元的尊绅光电、30亿元的华思光电、11.5亿元的锐杰微等项目15个,总投资亿元,设立两期共30亿元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全力打造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融合发展的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高地。

“目前,新郑市电子信息产业相关配套产业链已基本形成。”河南尊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建文说。

“别看我们是做食品的,每年科研经费投入上千万元,专利技术30项,是河南省面包糕点行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郑州人人利食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谢鹏威自豪地说。

创新驱动,换道领跑。新郑市深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速工程,产业结构优化为以电子信息、健康食品、高端商贸物流等为主,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高端文旅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三主三新”产业体系。

一组组数据印证新郑创新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截至目前,新郑市高新技术企业95家、科技型企业家、“专精特新”企业39家、创新龙头企业3家、创新瞪羚企业1家;建成航天液压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瑞泰耐火材料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家;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促进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合同交易额从不足亿元增至近6亿元;设立万元创新创业基金,建成2.2万平方米故里英才公寓,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在创新驱动下,新郑高质量发展不断跑出“加速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分别攀升至第44、38、28位,均居全省县(市)第一,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连年位居全省首位。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新郑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马志峰深有感触地说,新郑市将坚持创新驱动,挖掘创新增长潜力,完善创新规则和制度环境,打破创新要素流动壁垒,强化创新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耦合,营造“热带雨林”式科技创新生态,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努力推动更多产业产品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成为中高端、关键环。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省唯一新郑缘何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