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三年建设,建成区常规公交站点米覆盖率达到%。”15日,郑州市规划局召开新闻通气会,期间对外发布《畅通郑州白皮书(-)》,提出近3年的新发展目标。
同时,记者从郑州市规划局获悉,未来郑州将根据《郑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布局市域环线铁路,通过铁路连接起郑州各县区,形成站与站之间互联互通,更加方便市民出行。
《畅通郑州白皮书(-)》发布+
+
自年以来,郑州连续编制、发布了两轮“畅通郑州白皮书”,在白皮书的系统指导下,“域外枢纽、域内畅通”的目标逐步实现。
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郑州特色”的定位,新一轮畅通郑州白皮书提出交通发展总体目标:
立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要求,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构建多元开放的国际枢纽都市,生态绿色的公交都市,安全文明的畅达都市,以人为本的智慧都市。同时将制定枢纽能级提升、区域一体化出行、公共交通建设、路网增容、生态发展、智能交通等六个方面的分项目标。
预期建设效果:
枢纽方面
郑州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将基本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通达30个城市以上,逐步实现家门口飞国际。“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至周边省会城市两小时通达。
区域一体化方面
大都市区形成“3+3+4”向心交通体系结构,实现至周边地市半小时高铁交通圈,1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
公共交通方面
主城区“环+米”轨道交通网络、“三环+多放射”BRT廊道基本形成,建成区常规公交站点米覆盖率达到%。
路网增容方面
四环内快速路、主干路全面建成,三环内次支路网随项目开发%同步建成;每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数不少于5万个。
生态发展方面
建成环城货运通道,实现货运外移;构建都市区多级绿廊,营造绿色出行环境,实现公交、慢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公交运营速度提升20%以上,轨道站点周边米范围各种交通方式有效换乘。
智能交通方面
快速路交通诱导管控系统全面上线,骨干路网信号灯实现全网联控,保障公交信号优先,四环内停车共享及监管监测全面实现。
十年后郑州铁路枢纽将是什么样?+
+
未来绿色环线上的车站将实现互联互通
根据该规划,郑州枢纽环线布局为北环线沿*河南岸大河路北设置,东环线沿京港澳高速公路东侧设置,西环线位于荥阳上街之间,南环线位于新郑北龙湖南,设置新密北编组站。
结合铁路环线布局,可在东部新城区、南部新城区和西部新城区等城市组团内铁路枢纽环线上增设区域性客运站,进一步扩大铁路枢纽服务覆盖范围,满足郑州“双城引领、多组团、多节点”城市空间布局和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发展需求。
设置南环联络线接小李庄站线路工程,满足郑州枢纽“客内货外”功能需要及京广、陇海普速客运经环线进入小李庄车站,京广、陇海普速客运不再占用铁路枢纽城区内京广、陇海线及郑州站线站能力。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姚建刚说,环线枢纽是一个大路网,总规划图上的绿色环线建成后,线上的车站都能互联互通,届时将实现从环线上任何一个站都可以通达所有方向。
郑报融媒记者曹婷
编辑马子涵
郑州报业集团郑州日报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郑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