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和兴国之器,在实体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年重点工作任务时,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在第一位。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10天,*河北岸的传统农业县武陟举办了一场无人机应用服务发展论坛,不仅吸引了国内外40余家无人机领先企业参会,还与10家企业现场签约,并揭牌“无人机产业基地”。
近年来,武陟县在打造郑焦深度融合首位节点城市的进程中,一直在补短板、育动能、强引擎等方面寻找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抓手。显然,现在武陟已经找到了一定的路径。
无人机扎堆来武陟搞起“高大上”产业
多旋翼,固定翼,3D直升机,涡喷,穿越机……有机会欣赏这么多型号的无人机扎堆表演,在河南并不多见。而这个将“并不多见”变成现实的地方,就是武陟县。
这一天,对于武陟来说,无人机表演不过是一次餐前“甜点”,真正的“大餐”应是10家无人机企业集中签约到武陟产业新城以及“无人机产业基地”正式揭牌。
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无人机产业着实前景诱人。仅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就达亿元。根据预测,到年,无人机市场规模有望达亿元;年有望达亿元。事实上,由于目前还存在产品开发不够成熟、应用市场不够完善等问题,正是“出手”的好时机。
武陟看到了这一点,并占得先机。据了解,武陟产业新城将紧紧围绕无人机的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组装生产等上下游产业链,聚焦无人机应用服务,通过规划建设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培训中心、大数据中心以及飞行营地等,加快武陟无人机产业集群集聚,将无人机产业链做专、做精、做实。
在签约现场,武陟县人民*府、武陟产业新城分别与河南中恒遥感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共同搭建无人机产业资源整合平台、合作共建无人机飞行营地,为无人机全产业链进行前瞻布局。这种布局在此之前就在进行。已经落户武陟产业新城并投入运营的阿里云创新中心也能为无人机产业创新孵化提供完善的创业生态体系,为无人机企业应用服务提供阿里云赋能和人才培训。
▲武陟首届无人机应用服务成果展现场
武陟凭什么能够上演“逆袭”?
从一无所有到扎堆前来,武陟凭什么能够上演“逆袭”?
有专家分析,这得益于难得的“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指的是近年国家不断完善开放低空领域*策,军民融合改革措施也不断深入,这盘活了低空空域资源,为无人机产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所谓“地利”,指武陟拥有郑焦深度融合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以及域内拥有武陟高铁站、距离郑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约20公里、郑州绕城往来武陟的小汽车(ETC)免收过路费、焦作至荥阳*河大桥正紧锣密鼓建设之中等交通优势;所谓“人和”,指的是华夏幸福受委托开建、运营武陟产业新城以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产业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武陟产业新城正在建设的“三园三港一中心”既可提供充足的产业载体空间和完善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更可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话说回来,“天时”乃共有,“地利”也并非武陟独有,但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就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了。武陟县牵手华夏幸福,双方合力打造中原第一个产业新城,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因而给武陟带来了“逆袭”的可能。
说起武陟,人们往往会想起它的油茶,这注定了其农业大县的身份。农业大县的工业基础相对较差,这是其县域经济前些年难以冒尖的主要原因。武陟为改变现状,年开始进行产业集聚区建设,主攻方向瞄准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承接与之相关的产业项目,实现了产业经济的“蝶变”——截至年,引进各类企业多家,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武陟产业经济的“蝶变”很耀眼,但也不难发现其问题所在,即“高、精、尖”的高新企业凤毛麟角。产业如何换挡升级?能否在“三新一高”建设中挑大梁,更出彩?想再跃新台阶,武陟不得不直面这些问题。从其产业发展基础而言,通过产业经济的“蝶变”,已经具备相当的“底气”了,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助力。
补上县域短板华夏幸福助力武陟打造先进产业集群
年6月,“东风”来了。
这个“东风”,就是华夏幸福。当月13日,武陟县与华夏幸福签订协议,决定共同打造华夏幸福在中原的第一个产业新城——武陟产业新城。
说起华夏幸福,都知道它是国内著名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它多年来精耕核心都市圈周边县域,秉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系统发展理念,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为合作区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模式在环北京、环杭州、环南京等核心都市圈的县域都取得了明显效果,有力地实现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这次,双方在武陟牵手,起点不是一般的高——“中原智造,北岸水乡”,这是对武陟产业新城的定位。所谓“中原智造”,就是通过培育以创新智造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打造承接郑州及沿海城市产业溢出的科技制造新高地,这正符合武陟产业升级换挡的需求;“北岸水乡”则是就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而言的。
具体到产业布局,按照规划,武陟产业新城将分为西部智慧产业集聚区和东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聚焦高端装备、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消费等三大板块,并将着力打造智能制造、科技服务、现代物流和都市食品四大产业集群,加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
经过短短两年时间,武陟产业新城已经拔地而起,绿净亮美、层次分明的郑北大道、覃怀大道、昌武路、鸿源路,展示武陟窗口形象的嘉应观门户公园、武陟规划展览馆,碧波荡漾、绿意盎然的龙泽湖公园、凤仪湖公园,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闪耀在武陟大地。
在产业方面,东西两片区呼应发力,智能硬件产业港、机器人产业港、中小企业产业港及园区服务中心等产业载体加速落成,形*头项目引领、中小科技企业聚集的“科技+”中原协同发展新典范。目前,累计签约落户企业50余家,其中不乏阿里云、慧聪网、谷妈咪、三一筑工、海神等行业龙头。先后有30家企业开工建设,多家企业投产运营。智能硬件产业港刚刚获得焦作市委、市*府表扬,被立为全市“三新一高”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中原智造,北岸水乡”的格局初步形成。
武陟这个过去在*河北岸不太起眼的小县城实现了产业的再一次“蝶变”,摇身变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典型样本。据统计,自武陟产业新城启动以来,已经为武陟县新增地方财*收入10亿元,推动武陟县经济社会发展排名从河南省第68位大幅提升至第11位,产业新城城市核心区起步区(武陟县特色商业区)居河南第4位,城市竞争力显著提升。
产业新城模式为县域发展开创新路径
围绕核心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周边县域布局产业新城,一直是华夏幸福的布局战略。在中原经济区,华夏幸福坚持环郑州布局。自年6月启动武陟产业新城后,华夏幸福在环郑州区域相继启动了长葛、新郑、祥符、获嘉、新密等产业新城项目。
河南省第十次*代会把城镇化建设作为河南重点要打好的“四张牌”之一;河南省人民*府的常务会议提出,县级城市是全省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为此,河南重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区域竞争力。以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新型城镇化事业为己任的华夏幸福可谓与河南的宏伟发展蓝图不谋而合。
在年年初,有两条消息引起各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