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刘远怀
4月29日,始于年的老刘超市,被新郑市龙湖镇人民*府依法拆除,拆除后的土地上将进行郑州地铁小乔站出入口的建设。
这座颇具争议的建筑虽然被拆除,但其背后的补偿问题,超市的主人和*府部门仍没有达成一致,相关的诉讼仍在进行。
法学教授表示:“一边是公共利益,一边是个人财产,依靠法律来解决问题,其实是一种法治的进步。”
老刘超市被拆除
老刘超市被拆除
4月29日中午12时许,工程车辆的巨大抓手伸向了老刘超市的招牌,这座三层小楼开始了建筑主体的拆除。拆除建筑主体前,新郑市龙湖镇组织人员对超市内部的物品进行了腾空,并对物品进行了登记。
拆迁现场所在的泰山路一大早便进行了双向封闭,并设置了多道警戒线。附近群众想要一看究竟或用手机拍摄,也被工作人员劝止。
建筑主体的拆除持续了约一个小时,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被大货车运走,老刘超市成了一片空地。
老刘超市位于小乔地铁站北侧,是规划的地铁站出入口所在地。超市拆除后,小乔站出入口的建设便可提上日程,相信不久的将来,周边的大学生和居民可以便捷乘坐地铁。
拆除完毕的老刘超市
老刘的10年抗拆之路
老刘超市始于年,外地人老刘年带着家人来到龙湖镇,花30万买下了这栋临街的房子,之后开了这个超市。
到了年,龙湖镇小乔村第八村民组进行棚户区改造,沿街97家住户里,96户接受征迁,老刘家虽是国有土地,但没有当地户口,未享受和村民同样的待遇,于是开始抗拆,遭断水断电,挨骚扰。
年5月,郑州地铁城郊铁路一期工程建设启动,老刘因补偿问题协商无果拒绝搬迁,小乔站北出站口无法正常建设,甩站运营多年。
老刘觉得,*府明知和他谈不拢拆迁补偿的情况下,还把地铁站出口规划在这里,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让他成为了千夫所指。年至今,老刘与新郑市人民*府多次对簿公堂,至今法律程序仍在进行。
抗拆10年来,即使超市被断水断电,老刘也一直在超市里坚守。4月29日,顶端新闻记者看到老刘的厨房里摆满了水桶、泡沫箱等储水用具,电力则用太阳能光伏板来提供。
老刘的坚守引来了争议。有“邻居”埋怨,觉得地铁拆迁不顺造成甩站,都怨老刘狮子大开口,称老刘是钉子户。
但也有很多市民支持理解,觉得维护私有产权没有什么不可以。也有人认为,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拆迁问题,是一种克制和法治的表现。在这些声音里,老刘和地方*府部门之间,拉锯了多年。
被腾空的老刘超市
关于拆迁的诉讼程序仍在进行
老刘超市不拆,小乔站便无法建设另一个出入口,不满足消防要求也就不能投入使用,周边的居民望“小乔站”而叹,当地*府也在寻求解决方案。
小乔站“甩站”运行两年多后的年11月,新郑市人民*府作出《关于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工程鸿鹄路站(小乔站)规划红线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实施征收的决定》。
年9月,新郑市人民*府作出了作出《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新征补决[]1号),对老刘超市进行货币化安置,共补偿老刘损失万多元。
上述两个决定,老刘一方均进行了诉讼。征收决定的诉讼方面,老刘的诉讼请求先后被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郑州中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河南省高院)驳回。补偿决定方面,郑州中院和河南省高院都进行了开庭审理。
4月29日,老刘的儿子告诉顶端新闻记者,目前征收决定的诉讼,他们已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提起了再审申请,最高法已经交由河南省高院审查,正在等待审查结果。
老刘的儿子表示,他们目前并没有接受*府的补偿金,仍将进行法律诉讼。新郑市教育园区管委会(龙湖镇)一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老刘超市北部的厨房
两审终审后,即使申诉也不影响执行
为什么诉讼程序仍在进行,老刘超市就被拆除了呢?
上述诉讼案件中新郑市人民*府一方的代理律师此前在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有关补偿决定的诉讼,河南省高院做出的终审判决已经生效,根据两审终审的有关规定,“申诉不影响执行。”
老刘超市紧挨着地铁小乔站
事情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点。今年2月,新郑市人民*府向老刘送达《催告书》,催告其10日内自行腾空搬离交予征收,实施单位由新郑市龙湖镇人民*府实施拆除,老刘没有搬。
之后,新郑市人民*府向新郑市人民法院申请执行。3月,新郑市人民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由新郑市龙湖镇人民*府组织实施。
4月22日,新郑市人民*府向老刘送达《强制执行通知书》,要求5日内自行搬迁完毕,刘某仍未搬迁。4月29日,老刘超市被腾空后拆除。
对老刘超市被拆除一事,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会永觉得这是双方按照法律进行多次诉讼的结果,“*府部门很克制,没有强拆。”
杨会永表示,地铁站建设涉及到公共利益,年武汉江汉区在修建地铁过程中,因为房屋拆迁补偿未能协商一致,导致地铁无法按工期完工,*府部门申请法院先行执行房屋拆除,并提供了余额2亿多元的银行账户作为担保。
“一边是公共利益,一边是个人财产,依靠法律来解决问题,其实是一种法治的进步。”杨会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