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秦灭六国后,六国国君下场如何真实情况非常
TUhjnbcbe - 2023/4/28 17:24:00

公元前年,秦始皇嬴*统一了六国,从此中原大地上多了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秦。虽然秦朝存在了就短短的十五年,可是他为中华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史学家评论秦始皇为“罪在当代,功在千秋”,若非秦始皇的雄才伟略,那么中国必然如同欧洲一般四分五裂。

当然,秦朝的灭亡其实也是天数,最近网上很多人因此带节奏,想以秦朝十五年灭亡来否定秦始皇的功绩,但是可以说这些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背后的用心只有自己知道。秦朝虽然十五年而亡,可是汉朝法律制度也是学习秦朝的,汉朝和秦朝一样也是实行“军功爵制”,没有功劳不得封赏,否则怎么会有“李广难封”?

当然,另外一个要素就是秦始皇治理国家不成熟,因为在此以前没有人能够真正意义上统一中国,秦始皇是第一个,所以也没有任何经验没有适当调整法度。当然,秦朝灭亡的另外一个原因也恰恰在于秦始皇太仁慈了,其实我们常说秦始皇残暴,可是历史上秦始皇从没有杀害六国贵族,秦灭六国之后很多都是饶了他们一命,贬为庶人让他们去自力更生而已,而六国国君的下场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韩赵魏三国国君下场如何

在秦灭六国之中,第一个最先灭亡的就是韩国,因为当时韩国实力弱小,又处于战略要冲,秦国没花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韩国。历史上,韩国没有真正意义上崛起国,就算是燕国有燕昭王和乐毅这样的搭配,而韩国在战国历史上一直存在感很低,大部分时间只有依附他国。

秦灭韩国,根本没花费多大力气,末代韩王安知道大势不可逆转,在攻入新郑之后便率众投降。其实这个时候秦始皇也根本没有下定决心要杀他,汉王安投降后秦始皇便把他发配到了一个地方软禁起来,至少衣食无忧了。

然而在当时,有部分韩国贵族不死心,在秦攻打他国的时候意图推翻秦国统治复国,甚至打出了韩王安的名号,这个时候嬴*意识到韩安并表面那样安分,不久之后就杀了“韩王安”。

灭韩之后便是赵国,赵国当年因为赵武灵王强势崛起,凭借“胡服骑射”让其军事能力冠绝战国七雄,然而胡服骑射没能根本改变赵国颓境,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和秦国抗衡。

在秦攻打赵国之际,赵国更是自毁长城害死了名将李牧,李牧一死秦国再无忌惮顺势攻入赵国,俘虏赵王迁。

由于秦赵本是世仇,俘虏赵王迁之后,为了安抚赵国臣民,嬴*并未杀死赵王迁,而是将他流放了,根据《淮南子》记载,最终赵王迁饿死深山之中。

除了赵国之外,魏国也和秦国是世仇。当年魏国率先强大之后,魏文侯的目标就是当时的秦国,此时秦国还处于春秋时代的思想和军事战法之中,而魏国魏武卒堪称当时最精锐的部队,此消彼长之下秦国被魏国欺压近百年,直到后来孝公用商鞅变法才改变了颓境。

魏国末代国君是魏王假,当年王贲攻打魏国时候也是花费了一番功夫,最后采用“水淹大梁”的方法将整个魏国泡在水里数月之久,城墙被泡坏了,秦国攻入大梁城,魏国魏王假投降,而魏王假的下落一直是一个谜。

楚燕齐

在六国之中,楚国的抗争是最为激烈的,秦国打楚国也是打的最艰辛的,先后共两次,一次是李信伐楚,被项燕以40万大军包了后路,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另外一次就是王翦对阵项燕,以60万大平推项燕,在此之后攻入郢都。

在秦国崛起以前,楚国也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由于不受待见所以也造就了楚人坚强不屈的性格,在攻破楚国国都之后,末代楚王以身殉国,然而就算如此楚国的抗争还未结束,在末代楚王之后,楚江项燕推举昌平君为楚王继续抗秦,然秦灭六国是大势所趋,昌平君芈启也终究无法逆转,最终也是自杀身亡。

楚国以灭,剩下齐燕两国独木难支。当时燕国地处苦寒之地,所以也导致燕国国土虽大却是人迹罕至,在秦灭赵国之后,秦国兵发易水,燕国都城被攻破,为了消灭秦王的怒火,燕王喜杀太子丹以求平息战火。

然“荆轲刺秦”事件虽然是太子丹谋划,可是这不代表燕王喜一无所知,秦国攻灭燕国之后,其绕过了燕国贵族,可是燕王喜被秦王所杀。

至此,五国归秦,剩下一个齐国也已经无法逆转局势了,之后齐王建则还没打就投靠秦国了,秦王答应给他一块封地,齐王信以为真。

然而这却是一块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齐王建最终被活活饿死。

这就是六国国君的残酷之处,嬴*可以绕过六国宗室,可是无法饶恕六国国君,因为他们只要存在,那么反秦斗争就会永远继续,故而这也是他们最大的不幸。

1
查看完整版本: 秦灭六国后,六国国君下场如何真实情况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