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秦国统一天下为啥首选韩国除了地缘近实力弱
TUhjnbcbe - 2023/4/2 16:54:00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沦落成了二流国家。此时的秦国,无论在*治、经济、军事上都已经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剩下来的只是时间问题。

那到底先灭哪个国家?秦王嬴*和他的重要大臣召开了几次朝会。丞相王绾,长史李斯、尉僚,将军蒙恬、王翦等人一致认为先灭韩国。

韩国很不幸的成为第一个被灭的国家。为什么秦国君臣最终选定韩国呢?

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地缘优势,韩国位于中原腹心,与秦国接壤,灭了韩国可以为灭其余五国奠定深厚的关外根基。而且这也符合范雎奠定的远交近攻的传统国策。若越过韩国消灭其他国家,韩国有可能会在背后捅乱子。

另外,韩国的实力在六国中是最弱的,它早已风雨飘摇,成为第一个出局者,并不出乎意料。“柿子先拣软的捏”,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韩国虽说是“七雄”之一,其实韩国在秦国无休止的进攻下连连割地,国土面积愈来愈小已经沦为小国。到了嬴*时期,韩国国土几乎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没有一块有效连接的大面积国土。河东留下两三座城池,河内留下三五座城池,西面宜阳孤城与宜阳铁山,处于秦国三川郡的包围之中;都城新郑,土地只剩下方圆数十里,夹在秦国三川郡与魏国大梁的缝隙之中动弹不得;南面的颍川郡被列国连年蚕食,只剩下三五城之地;西南的南阳郡是王族的根基领地,被秦国、楚国多次拉锯争夺割地,也只剩下十余城。春秋战国以来,王族封地历来不会割让,否则与灭国几乎没有多大差异,而南阳郡恰恰在灭韩前夕割给了秦国,成为秦军发动进攻的桥头堡。

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韩国。

韩国的高光时刻有两个时期,一是在韩国先祖韩厥时期。他以正直忠诚保存了赵氏一脉,就是后世流传许久的故事赵氏孤儿,然后声望迅速提高,晋升为晋国六卿之一,然后他又联合赵魏灭了当时最大的智氏贵族。是他开创了韩国的基业。第二次就是申不害变法时期,使韩国有了劲韩美誉,可惜申不害被杀后,韩国就江河日下,不可避免衰落下去。从公元前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魏、赵为诸侯,至公元前年韩亡,历时一百七十三年。韩国先后十三位君主,其中后五任称王,王国历时一百零四年。别的国家变法而强大,战国初期魏文侯重用李悝变法迅速成为成为第一个强国。楚国变法虽然中途夭折,但是楚国幅员辽阔,体积庞大。那个遥远的燕国重用乐毅也差一点灭掉齐国。

为什么韩国通过变法只是短暂的强盛?造成韩国实力衰弱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窃以为,就是韩国太重视术治,迷信术治导致亡国。

历代韩王没有大格局,不会用才,放着一个大才韩非不用,韩非几次上《强韩书》,说要抓住秦国低谷时期变法自强,当时秦国四年三王,吕不韦也无心东顾,当时韩国如果抓住难得机会变法,或许韩国不至于不堪一击。可惜韩王置之不理,相反韩非的上书还遭到一帮迂腐贵族嘲讽。

申不害变法强调术治,简单说就是整肃吏治,保持吏治清明。而这“术”,仰赖于君主怎么管理大臣,使用权术让臣子效忠国王。可是这一套权术使用下来发生扭曲变形,国王依靠种种秘密手段察核官吏,臣子个个只顾自保,君臣尔虞我诈,官场钩心斗角,上下互相窥视,人人自危,哪有心思务实正干?哪有心思为国家谋利益?而这权术用在外交上就更是龌龊,韩国自知不是强秦对手,一直在背后怂恿算计,频频使用疲秦之术,结果老是失算,还为别国留下*治笑柄。先是出让上*移祸赵国,秦赵打了四年的长平之战,让赵国实力大减,秦国也无暇顾及韩国。然后韩桓惠王君臣又策划肥周退秦,割八城给周王室,秘密协助洛阳周室合纵攻秦,使洛阳成为拖住秦国后腿的绊脚索,使秦国不再

1
查看完整版本: 秦国统一天下为啥首选韩国除了地缘近实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