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春秋发生了380次战争,一半的战场竟然发
TUhjnbcbe - 2023/3/25 19:53:00
北京湿疹医院简介 http://m.39.net/pf/a_8890895.html

春秋战国被后世称为*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开端都是春秋战国。那是个对士大夫的*金时代,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最不友好的时代。

因为那是乱世,乱世就有战争,战争时的王候将相是各国贵族和士大夫,而普通百姓只是炮灰。那些记录名将战争斩首的数字背后是普通百姓的尸体。所以,所谓春秋战国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从来不是什么好时代。百姓只想安稳的活着。

而最富庶最好的位置却成为各大势力的争夺点,春秋战国时的郑国就是这样的国家

郑桓公作为周幽王的亲叔叔,在周幽王父亲周宣王时就被封为郑侯,起初建国在西周都城镐京附近。后来郑桓公见关中地区没有发展空间,带着国内为数不多的子民迁到荥阳(现在河南荥阳),因为在郑桓公看来,这里虽然国家众多复杂,但各个国君毫无作为很容易发展。而且土地肥沃,是天下枢纽。通过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三代人的发展,郑国利用自己周室正卿的名义频频出兵,成为当地的大国,而且郑庄公还称了霸

但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正是因为郑国位置太好。在后世所有争霸的战争,几乎都与郑国有关

当春秋小霸主郑庄公老去,郑庄公四个有出息有本事的儿子却争起家产,一连被权臣弑杀了三个儿子,郑国也因此陷入动乱。国力一蹶不振。

郑庄公的时代之所以能使小国郑国屡屡得胜与晋国内乱有关。后来晋国统一起来,南方的楚国也把北边的小国灭的差不多了,秦国也有东出争霸念头。所以,各大国争霸的必经之路和后勤补给关键点就在于郑国。

郑庄公剧照

也就是说,郑国是天下交通咽喉,依附于那个国家,那个国家的后勤补给就万无一失。相反。郑国不依附的那个国家就会出现后勤补给困难。

那么因为郑国发生的最著名的有两次大的战争,一个是晋秦的淆之战一个是晋楚的泌之战。

城濮之战晋国大胜之后,晋文公成为霸主,但郑国因为楚国的威逼又倒向楚国。这对晋文公这个霸主来说不能容忍。所以他喊上老丈人秦穆公一起出兵攻打郑国。

晋文公剧照

说实在的,郑国根本挡不住霸主晋国一个国家的兵力,何况晋、秦两大国。没多久郑国的新郑城就被晋秦围住眼看就要破城。还是郑国有个老臣烛之武趁着天黑跑到秦穆公营帐游说。而秦穆公则实在受不了风头一直被晋文公盖住,竟然答应秦兵替郑兵守城。

一早醒来,晋兵发觉盟友秦兵不知啥时候加入了敌人的阵营,看来攻城是攻不破了。气的晋文公只能回军,没多久就生病去世。这也让继位的晋襄公记住了秦国。

秦国一直想东出称霸,这次因为郑国和晋国闹翻也是怨郑国,秦穆公派大军偷偷过晋国国境偷袭郑国,却被发现,回军的时候被晋国埋伏,秦军全军覆没。这也是秦晋几次大战的原因。

事情又过了几十年,楚庄王收拾完国内叛变又背上中原,第一个目标就是控制郑国。现在的郑国是晋国的小弟,楚国来攻,郑国赶快通知大哥晋国。晋国一边答应一边却按兵不动。直到楚国攻下郑国新郑,郑国才出兵。泌之战也因此发生了。

泌之战是楚庄王的称霸战,以楚胜晋败告终。也使郑国倒向楚国。据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单单因为郑国出兵的战争就有13次。

郑国并非好战,而是因为郑国地势太过重要,是各大国的缓冲区。到了战国初年,三家分晋后的韩国一步步蚕食掉郑国,但依然悲催的是整个战国韩国也是郑国的命运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秋发生了380次战争,一半的战场竟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