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郑州”新郑高校行活动3月31日在位于新郑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启动,标志着“智汇郑州”行动正向深层次开展。郑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谷保中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建设一流城市,需要一流人才。郑州市委、市*府继年启动实施“聚才计划”后,又于年11月研究制定“智汇郑州”人才工程“1+22”*策体系,开创了郑州人才工作面向国际、高端引领、普惠集聚、统筹推进的新局面。
“智汇郑州”人才工程的目标
到年集聚名国内外顶尖人才,名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名社会事业领军和专业骨干人才,新增4万名高技能人才,每年吸引20万名高校毕业生留郑来郑创新创业,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新郑市境内有19所高校,近名正、副教授和近30万名青年学生,以及为数众多的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等聚才、育才平台,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近名大学生。辖区高校数量和师资力量位居河南省县市前列。
近年来,新郑市委、市*府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坚持育才与引才、聚才与用才相结合,连续7年把教育作为“1号民生工程”,放在每年10件为民实事头等重要地位,投入大资金育才、营造好环境成才、出台好*策引才、提供好待遇聚才,对优秀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形成了尊重人才、凝聚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智汇郑州”人才*策出台后,新郑市在抓宣传上做到家喻户晓,抓落实上做到掷地有声,制定实施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红枣人才引领产业、*帝文化人才传承文明、白领人才做强企业、蓝领人才成就事业“五彩”计划,通过让利、让贤、让位等特殊优惠*策延揽人才、汇聚智慧,打造各类人才竞相涌入的人才“洼地”,形成人尽其才、才得其所的可喜局面。
新郑市负责人表示,新郑既是人才聚集的“洼地”,也是产业集聚的“高地”。以好想你、雏鹰农牧等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IBM智慧芯城等创新创业综合体,行业前景广阔,发展态势良好,薪酬待遇可观,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平台和空间。
新郑市每年为应届大学生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每年有数千名大学毕业生在*帝故里新郑安家落户,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作为全省县域经济首席,新郑的崛起关键在于人才的汇聚。
启动仪式上,“郑州人才特使”、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创办人兼理事长陈肖纯博士致辞并介绍西亚斯培养、输送人才和引进高端人才的经验。郑州市人才办负责人向西亚斯国际学院颁发“校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标牌。
启动仪式后,与会大学生与招聘企业进行了双向选择。此次“双选”会上,翻译、管理、文案、营销等专业人才相对比较紧缺。传统食品饮料、房地产开发、教育培训、能源环保、新材料、新媒体、信息科技、创客教育、金融保险等行业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中国人寿、中储粮、*帝故里景区管委会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岗位更受学子青睐。一些没有提前设置展台的企业也闻讯前来招贤纳士,有的企业甚至开出了万元以上月薪。
详情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