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郑穆公及其子女七穆夏姬,以及子产的改革
TUhjnbcbe - 2023/3/23 21:50:00

西周后期,周宣王,封其弟王子友,于郑,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县一带,建立郑国。王子友即郑国开国之主郑桓公,即郑伯友。

郑桓公、郑武公父子,后来又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建立新郑国,吞灭了那里的一些姬姓国家,扩大疆土,经郑武公之子郑庄公的一番经营,新郑国成为春秋初期的霸主。

不过,郑庄公去世后,诸子争位,郑国渐渐衰落,而此时,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渐渐崛起,此消彼长,夹在中间的郑国,处境就大为不妙了。

夹在晋楚之间的郑国

郑庄公诸子争霸,最后获胜的是郑厉公。

郑厉公之子郑文公。郑文公妇人很多,其中,有一位燕姞,来自南燕国。南燕国是*帝的直系后裔,姞姓。*帝二十五子,其中十四子,来自十二妇人,因此有十二姓,姞姓即其中之一,姞姓妇人,生子伯翛(SHU,一声)。

燕姞在郑文公的众多妇人中,并不突出,一直无子,她很焦虑,一夜,她梦见先祖伯翛,赐给她兰花,燕姞醒后,遂佩戴兰花,兰花的香气吸引了郑文公,屡屡临幸燕姞,于是,燕姞生一子公子兰,就是后来的郑穆公。

“梦兰之喜”,成为形容喜得贵子、母以子贵的成语。

郑文公儿子很多,争夺继承权,斗争得很厉害,郑文公不胜其烦,太子华,出使齐国,言语不当,得罪了齐国,郑文公于是杀了太子华,及其他几个争位的儿子,并将其余的儿子,一并驱逐出国。

公子兰小小年纪来到晋国,长大后,成为晋文公的大臣,他言辞谨慎,小心翼翼地为晋文公服务,很得晋文公的好感。

霸主晋文公

且说郑国君主郑文公,依附于楚国,娶了楚成王的姐妹为夫人,是为文芈,生了两个女儿。

前年,宋襄公想当霸主,于是进攻附楚的郑国,楚成王立即出兵进攻宋国,在泓水之战大破宋军,宋襄公受伤,从霸主之位跌落。宋襄公去世后,宋国归顺了楚国。

讲究仁义的宋襄公

泓水之战后,郑文公设宴招待楚成王,之后,又派夫人文芈等人,将楚成王送回军营,楚成王还接受了文芈为郑文公所生的两个女儿,然后带着两个女孩,拔营回国。

前年,晋文公起兵进攻依附于楚国的宋国,爆发城濮之战,晋国获胜,之后,晋文公又进攻依附于楚国的郑国,打算以公子兰为先导,公子兰恭恭敬敬地推辞说,“臣闻君子虽在他乡,不可忘记父母之国。今日主公伐郑,臣不敢同往。”晋文公听了公子兰的话,不但不怪罪他,反而夸其不忘祖国,心中更喜欢他,决定扶立他为郑国君主。

晋文公联合秦国,攻入郑国境内,围困郑国都城,郑文公害怕,派使臣去晋营求和。晋文公提出,要治其流亡期间、路过郑国时郑国不礼之罪,并要郑国迎公子兰回郑国为太子,方可准郑国讲和。郑文公只得答应,于是,晋、郑和好,郑国迎回公子兰,立为郑国太子。

前年,郑文公去世,在位四十五年,公子兰继位,是为郑穆公,他在位时间也很长,在位二十二年。

郑穆公在位期间,也是妇人很多,她们为他生了十三个儿子,还有一些女儿。

众妇人中,少妃姚子,生的女儿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绝色美人夏姬。

夏姬

郑穆公的十三个儿子,其中,长子次子,先后继位,是为郑灵公、郑襄公,比他们小的儿子中,有七个,其后代形成强大家族,号称“七穆”,掌握郑国大权,架空国君,类似鲁国的“三桓”。

七穆各族,形成了罕氏、驷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他们都是郑穆公的后代,世代执*郑国,权势很大,其中,以罕氏为最强,至春秋末期,七穆的其他家族被排挤而衰落,在郑国*坛上,罕氏、驷氏两家联手称霸。

郑穆公七子之一,公子发,字子国,他开创了国氏家族,国氏家族出了春秋时期著名的*治家子产,他是郑穆公之孙,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

子产

前年,子产任郑国的卿,前年,任正卿,执*郑国,先后辅佐孙辈郑简公、曾孙辈郑定公。

子产在执*期间,既维护郑国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措施是:1、划定土地疆界,将农户按什伍加以编制,对私田按地亩课税;2、不仅是对国人,对野人也作了规定,须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3、铸刑书,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做到了有法可依,法律公开;4、实行学而后入*、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5、不毁乡校,开放庶人议*,开放言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本思想。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的*治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转型;而在对楚、晋等国的外交方面,子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之,郑国在子产的推动下呈现出中兴局面。

在世界观方面,子产认为,“天道远,人道迩”,因此,他不祭龙,并对因旱灾而乱伐树木的官员予以处罚,体现出他的人本主义思想,也反映出朴素的唯物论倾向。子产相信有*神,但是他“敬*神而远之”,这是他作为变革时期的人物的思想特征。

对于人性问题,子产认为,“无欲实难。”子产意识到人性好利,故以利赏之以成其事,在他对其晚辈太叔的教导中,他提到了人性“恶害”的一面,体现出一定的法家色彩。

在生态观方面,子产注意保护林木,保护环境;在道德修养上,子产强调节俭,他不贪图个人享受,不贪功、不贪赏;此外,子产思想还包括廉洁文化、奉行薄葬等内容。

在子产等人的努力下,郑国的国势有所起色,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属于中等强国,一直与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抗争而不落下风,最后由于国君失误,才导致失国于韩国,颇为可惜。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穆公及其子女七穆夏姬,以及子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