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分析及世界性大洪水的猜想
内容简介
尽管大洪水的传说遍布全世界,并不能证明史前真的发生过世界性的大洪水。事实是八千年前,由于冰川的融化而造成海面的抬升,在小亚细亚发生了一次大洪水。大洪水中,地中海的海水漫过小亚细亚涌入黑海,将黑海从淡水湖变成了咸水湖。这次洪水给先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而后大洪水的传说便以两种方式向全世界传播。一是随着族群的迁移而传播,中国人将大洪水的传说带到东亚,印第安人则带到美洲。二是随着宗教的传播而传播,犹太人将大洪水的传说记入《旧约》,基督教接受了《旧约》,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大洪水的传说也从中东传到欧洲、美洲、大洋洲。
西周的燹公盨:“天命禹敷土,随山濬川,乃差地设征。”明确记录了大禹治水的事件。
大洪水是世界多个地区、多个民族都存在的传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印度、中国、玛雅等文明中,都有关于洪水灭世的传说。从欧洲到美洲,从中东到东亚,不同族群,不同民族的传说虽然有所差别,主要内容却大致相同。在传说中,洪水灾害是如此的惨烈,以至于在人类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近千米高的洪峰,以雷霆万钧之势,咆哮着冲向陆地,吞没了平原谷地,吞没了这些地方的所有生灵。高山在波涛中颤抖,陆地在巨变中呻吟……
对于洪水神话的成因有着种种解释。有人认为它是人类传讹附会的记忆,也有人认为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孰是孰非,千百年无定论。
(一)关于大洪水的记载
古巴比伦
“洪水伴随着风暴,几乎在一夜之间淹没了大陆上所有的高山,只有居住在山上和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吉尔伽美什史诗》
“那种情形恐怖得让人难以接受,风在空中可怕的呼叫着,大家都在拼命的逃跑,向山上逃去什么都不顾了。每个人都以为战争开始了……”————苏美尔泥版文书(注:公元前年泥板符号不能成形,无法详细辨读!公元前年时乌鲁克才有古朴楔形文字,而真正能辨读的是公元前年法拉时期出土的楔形文字。因此公元前年是不存在所谓“苏美泥板文书”一说。详见《《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
中国
“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
——《山海经·海内篇》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
“洪泉极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楚辞.天问》
大浸于天而不溺---庄子
古代墨西哥
“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内,所有的人都灭绝了,山也隐没在了洪水之中......”——《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
印第安地区
印第安人有一部他们视为命根子的神圣典籍《波波武经》,其中也有关于这场天神发怒惩罚人类的洪水记载。书中讲到天神在开天辟地初创造了人类,然而这是一场不那么顺利的试验,天神先用木头雕成人像,并让他们开口说话。这些木头人后来失去了他的欢心,因为他们忘记了造物主的存在。于是天神决定发起一场洪水,以毁灭人类……“发生了大洪水......周围变得一片漆黑,开始下起了黑色的雨。倾盆大雨昼夜不停地下......人们拼命地逃跑......他们爬上了房顶,但房子塌毁了,将他们摔在地上。于是,他们又爬到了树顶,但树又把他们摇落下来。人们在洞穴里找到了避难的地点,但因洞窟塌毁而夺去了人们的生命。人类就这样彻底灭绝了。”————《波波尔一乌夫》
玛雅地区
“这是毁灭性的大破坏......一场大洪灾......人们都淹死在从天而降的黏糊糊的大雨中。”——玛雅圣书
《圣经》
《圣经》中关于那次大洪水的摘要:“
洪水泛滥地上40昼夜,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山岭都淹了”;“5个月后,方舟停在拉腊山上;又过4个月后,诺亚离开了方舟,地已全干了。”
(二)对中国大洪水传说的分析
1、大洪水发生在中国吗?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关于大洪水的记载非常多,《尚书》《淮南子》《山海经》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大禹治水。
《竹书纪年》记载,从帝尧19年开始,共工治河,帝尧61年,鲧治水,帝尧75年,大禹治水,大禹治水13年成功。如果从共工治水开始,至大禹成功是一场洪水的话,这次洪水历时69年。如果以鲧禹治水为同一次大洪水的时期,则是27年。
西汉陆贾《新语·术事》云:“大禹出于西羌。”《史记·六国年表》云:“禹兴于西羌。”《史记索隐》称:“皇甫谧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有学者认为大禹源自西羌。有的认为源自四川。源自四川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巴蜀在秦国后期才并入华夏文明的版图,之前是古蜀国时期,和华夏文明是异质的,不可能是夏代。因此,大禹大概是陕西宁夏甘肃一带的人,主要的治水地点也在西部,像壶口等,因此根据历史的记载,可以断定大禹的活动范围在中的西部,也是在这里进行的治水。
有的人认为西夷是夷的西部,本在东方,果真如此,禹又称“戎禹”,又如何解释。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西戎和东夷、北狄、南蛮合称四夷。根据古代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划分,戎只能是在西部。中国历史上称“夏”的*权,如西夏,都在西北,可推测夏的范围在西北部。
大禹治水的地点,传统的说法在龙门,龙门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龙门地处*土高原,海拔在米左右。
根据《尚书》记载,当时的大水是“怀山襄陵”,而且是治水时间长达二三十年(据《竹书纪年》记载,帝尧六十一年至帝尧六十九年鲧治水,帝尧七十五年大禹治水,前后十三年)。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
首先,中国西部是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怎么会有这“怀山襄陵”的大水?陕甘一带的周围也没有雪山,不存在雪山融化的条件。这怀山襄陵的浩浩之水从哪里来?
陕西的气候:陕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达公里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年降水量陕北~毫米,关中~毫米,陕南~毫米。
就这样的降水,怎么可能有怀山襄陵的洪水?
再者,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壶口龙门一带的海拔在米以上,属于中国地形三个阶梯中的第二阶梯。如果这里的大水怀山襄陵,那么洪水水面的海拔至少也得超过米吧。果真如此,东部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呢?海拔百米以下,恐怕不是怀山襄陵了,而直接就是千米深的汪洋大海了。这样的水,不要说十三年,就是一百三十年,大禹也不可能治理得好。
众所周知,中国东部有四大海域,渤海平均水深18米,*海平均水深44米,东海平均深度米,南海平均水深为米。你能想象,现在有人跑到大海里去治水吗?真有这样的人,能确定不是疯子吗?古人也不会干这种傻事的。
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说明在壶口不会发生大洪水。据测量,目前全世界所有的冰川总体积为2万立方千米,占地球水量总数的2%,如果全部融化,海平面将升高60米,也就是说,即使冰川全部融化,也不可能在*土高原上形成怀山襄陵的大洪水。
这是冰川融化后的亚洲想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即使冰川全部融化,最多淹没部分平原,对于海拔千米的*土高原,是不会怀山襄陵的。
因此可以说,在中国境内,不具备发生大洪水的条件,境内也没有如此大规模洪水的遗迹,这场怀山襄陵的大洪水可以确定没有在现在中国境内发生。
那么是不是据此认为我们的记载是编造的呢?这是疑古派据以否定华夏文明史的说辞。下面要说明的是,大洪水是真的,历史记载是真的,疑古派的怀疑是没有道理的。
2、大洪水的发生地
(1)本世纪初发现了载有最早洪水传说的苏美尔泥板;尔后在苏美尔古城乌尔的发掘中,又在地下发现了11英尺厚的沙层。据考是公元前4年前后两河流域的一次特大洪水堆积出来的,洪水还淹没了一个叫乌博地安的史前民族。故克莱默等人深信,苏美尔的洪水故事是这一次大灾难留下的记忆,经民间传说夸大为世界大洪水。这一故事通过在古巴比伦人、犹太人等许多民族中的流传而逐步演化为世界性文化现象。
(2)0多年前,北大西洋巨大冰盖的融化曾使海平面大幅上升,据推测,这一事件可能是《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拯救人类故事的起源。
据西班牙《世界报》报道,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的科学家指出,发生在距今年至年间的北美劳伦太德冰盖融化,造成了近10万年来地球上最大规模的淡水增加,地中海海平面也因此上升了1.4米。
研究指出,海平面的上升导致当时还是一个淡水湖的黑海被咸水淹没,造成黑海海水在大约年以前增多变咸。生活在黑海沿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的农业人口受影响最大,他们无法继续耕作。洪水最严重时,有72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这一时期持续了约34年。同样的现象还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大约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水淹没。
这一切造成了14.5万农民(以东欧为主)向西迁移,寻找更适合的耕地。他们的到来加速了当地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这很可能是早期农业向欧洲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
这两次大洪水的地点是相近的,都属于《山海经》中的中山经区域,也就是当时华夏民族的核心区域,因此,无论是黑海附近还是两河流域,都不能看成相互独立的区域,而是连成一体的同一个区域。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次大洪水和大禹治水的相似处。
1、发生时间吻合
《韩非子.显学》: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
关于唐尧虞舜,我们都以为是一个人,其实他们代表的很可能是一个朝代,只是因为尧帝在古唐朝最为突出,便成为古唐代的代表,舜帝也同样成为虞朝的代表,就像后人提到夏朝,最先想到的是大禹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古代记录水平的低下,一个朝代的很多事情模糊了,只留下了一个代表性的帝王。这一点韩非子可以佐证。
韩非(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
韩非子生活在多年前,当时秦始皇尚未焚书坑儒,项羽也还没有焚烧秦宫殿,可以推测韩非子所能看到的远古资料应该远远多于我们。以韩非子所说“殷、周七百岁”而言,和商周两朝的时间基本吻合,(现在通常认为商朝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约年,周朝从11世纪至前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年)。据此可以推断“虞夏二千岁”也是可信的。如此算来,殷周各岁,虞夏各岁,合计为5岁,如果从今天算起,应该有7岁。也就是说唐尧和虞舜换代之际距今约0年左右。唐尧时期的大洪水就应该距今0年之前,这与0年前这次海平面抬升,海水灌入黑海的时间是一致的。
2、并且海水抬升影响的是农业人口,这与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是完全契合的,与欧洲人的游牧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欧洲人直到公元前后还是游牧民族。
3、当时情景吻合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望古之际,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泱泱而不息。”——《淮南子·览冥训》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
以我们还能看到的典籍的记载,这次洪水至少有以下特点:一是洪水很大,可以怀山襄陵。二是水逆行,也就是水往高处流。就这两点来看,和0年前的大洪水是吻合的。以地中海的海水涌入黑海,不可谓不大,从海面往上涌,不可谓不是逆流。以对农业的破坏之严重,不可谓不是“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4、治水时间吻合鲧禹治水历时27年,和大洪水历时34年是相近的。
因此可以确定,0年前这次大洪水就是我们的大禹治水的大洪水,它不仅在黑海附近肆虐,也一定波及到了尼罗河下游,成为西亚中东一带普遍的大洪水,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以后的流传着也可能加入了其他洪水的因素,比如6年前的大洪水和尼罗河的泛滥,这次大洪水也是《旧约.创世纪》里的大洪水,不同的是我们的祖先是治水的主角,西方是祖先管理下的蛮夷,他们是逃避的主角。
(三)中国的大洪水和西方的大洪水的关系
(1)、东西方洪水的异同辨析
发生的原因不同
中国的神话中,大洪水的原因是“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因为天地的变化导致了大洪水的到来。
“望古之际,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泱泱而不息。”——《淮南子·览冥训》
西方人认为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旧约·创世纪》:“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极大,于是宣布将使用洪水,毁灭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
角色不同
中国人在大洪水中是奋斗者,炼五色石补苍天,积芦灰以止淫水,在奔走不懈治理洪水。西方人是一群被惩罚者,是因为做事不端被灭口者。
态度不同
中国人是积极进取,西方人是被动逃避。
措施不同
中国人的方法是补天(女娲),是治水(大禹)。西方人是造船,是逃避。
洪水的规模相同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洪水伴随着风暴,几乎在一夜之间淹没了大陆上所有的高山,只有居住在山上和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吉尔伽美什史诗》
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山岭都淹了”---《圣经》
通过以上关于洪水的记载,可知这次洪水很大,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时间很长,鲧禹治水前后27年,《圣经》中大水持续40天,之后是九个月,水退下去。二是水很大,漫过了高山。
描述相同
一是洪水不只是雨水,甚至雨水不是主体,因为水如此之大,如此之快,不是雨水所能达到的。二是水逆行,也就是水从低处向高处流。
危害相同
《旧约·创世纪》:“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极大,于是宣布将使用洪水,毁灭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
苏美尔人神话中,风之神与众神之王恩尼尔觉得人类太吵闹,于是放出洪水、干旱和瘟疫来消灭他们。但是,个性良善的水神恩基传授阿拉哈西斯灌溉、贮存谷物以及医药的知识,人类因此得以存活下来。恩尼尔相当生气,决定秘密召几位神来放一次巨大的洪水完全灭绝人类,但是还是被恩基知道,并且事先安排乌塔那匹兹姆(Utnapishtim)搭船避难,日后便予乌塔那匹兹姆永生的能力,嘱其隐居深山。恩尼尔大怒,控告恩基妨碍他的计划,恩基则向他解释,为了必须的平衡,不应该完全灭绝无辜的人类,让剩下来的人类进行节育即可。但是,相对地,如果人类不信神祇而堕落,就可以任凭众神屠杀。
《淮南子·览冥训》曰:“望古之际,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泱泱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圣经》里,还是苏美尔传说里,还是中国古代神话里,这次洪水是一场毁灭生灵的大水,其危害之深几乎可以灭绝生灵。在中东和《圣经》中似乎更酷烈一些,在中国的神话里,无论是鲧禹治水还是女娲补天,都洋溢着一种乐观主义的战斗精神。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华夏先民作为当时的统治阶层,对这个世界有着责任和担当,而作为蛮夷的西方人缺乏这种担当,所以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四)结论
从大洪水发生的时间、洪水特点、酷烈程度、规模等方面进行对比,可以认为,苏美尔、中国和《圣经》中记载的大洪水可以认为是一场洪水,就是0年前发生在中东地区的海水逆袭事件。
一个地方发生的灾难,为什么成为了全世界的记忆?这主要是通过两个方式向全世界传播的。
一、通过人口的流动,把远古的这次大灾难带向远方,经历几十代上百代甚至是几百代的口耳相传,渐渐地变成了神话,变成了故事。事情的主干还是存在的。后来的人们往往还知道这是祖先经历的事情,便在迁居地寻找祖先治水的痕迹,结果往往是这里有几分相似,那里也有几分相似,总是在似是而非中徘徊犹豫。这典型的代表便是中国,中国和大禹相关的地方非常多,出生地是一个,据说是在陕西甘肃一带,治水地是一个,据说是在四川,在陕西也有的地方被认为是大禹治水的地方,墓葬地又是一个据说在浙江会稽。就是没有任何一个能确实证明大禹来过。不仅是实物证据缺如,就是典籍记载也似是而非,现在往往处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发展旅游而自说自话而已。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印第安人身上,美洲很多文明同样有大洪水神话,有证据证明他们来自遥远的中国。
第二种情况是随着宗教的传播而传播。大洪水的传说在发生后流传于古埃及和苏美尔人中间,后来被犹太人接受,犹太人本来是游牧民族,先依附于苏美人,后进入埃及,接受埃及人统治,再后来离开埃及,并形成了犹太教。因此可以确定,犹太教《旧约》里的大洪水来自于中东的那场大洪水。后来犹太教进入欧洲,发展出了基督教,但是犹太教的《旧约》依然是经典,也就是说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大洪水传说。对于欧洲来说,他们和犹太人没有关系,和治理洪水的农耕民族也没有关系,只是继承了犹太人的《旧约》,所有皈依了基督教的人便都认为和上帝有个约定了。大洪水传说在欧洲的流传只是随着宗教的传播而传播,不仅和欧洲的地理无关,而且和欧洲的人群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