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诸侯国,以经济发达、法制健全、民主*治和诗乐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国君为姬姓,伯爵。
公元前年,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建都陕西棫林,第二任君主郑武公跟随周平王东迁到虢郐之间(今荥阳市东京城遗址公园),第三任君主郑庄公迁都到郑韩故城遗址,直到灭亡。郑国立国共计年,传位24君(有争议),公元前年,建都郑(今河南新郑),主要的版图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
郑国名君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从而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名相子产治国有方,使得郑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名人列子淡泊名利,创造了《列子》这一恢宏的史诗。
郑国是千乘之国,战国初年被韩国所灭。
郑国有10万军队,6万都聚集在都城里。郑国的军力当在鲁国之上。春秋初年,郑国已有三军,内战用的军队已达二百乘。三军外并有徒兵和临时添置的军队。鲁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兵车百乘。鲁襄公二十五年,郑子展、子产带车七百乘伐陈,车数与城濮之战晋车之数相等。哀公二年,晋、郑铁之战,晋将卫太子蒯聩登铁丘上观望郑军,看见郑军很多,害怕起来,自投于车下。此战晋人以郑为大敌,可见郑国的兵力自春秋初年到末年始终不弱(郑兵曾与晋、楚和诸侯联军开战,诸侯的兵甚至畏郑不敢越过郑境,反被郑军所败。郑国军力的强大于此可见,则为千乘之国并非虚言。
更是最真正的四战之地,且能以柔克刚。其原则是:力志不倒而得来回多倒,勤换老大就得专爆老大。
不说郑国早期就有攻破晋都翼城,众所皆知那郑庄公首以小霸脾气暴揍了周天子,算是品尝下第一次爆老大的滋味了。
接着郑国就盟楚附晋的忙乎着:
前年柳棼之战楚伐郑而晋援郑,郑伯挫楚锋,第二次爆老大;前年丘舆之战晋联军伐郑以报邲役,郑败晋师于丘舆,旋如楚献捷,第三次爆老大;
前年汜水之战楚伐郑师于汜,郑囚楚钟仪献晋,第四次爆老大;前年虚滑之战以质请楚师以戍,自侵入晋本土之虚滑,第五次爆老大;等等,弄的楚晋俩霸磕了牙齿,有时也无奈无语的。。。。
郑国原本强国,文明程度颇高,春秋时期也只有郑庄公的鱼丽阵,可抗楚武王之荆尸阵。然郑国地占中原核心轩辕之丘犹如围棋里的天元中心,风高浪尖又如坐炉上。郑国的倒向总是被南北楚晋给盯死惦记着,换了魏韩也那样,无休无止,那再强也得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