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书写担当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3/2/2 19:22:00

「本文来源:郑州晚报」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转型升级,追赶超越,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亿元;地方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亿元,是年的1.4倍,总量连续5年排名全省县(市)第一;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分别是年的1.4倍、1.5倍;常住人口.2万人,是郑州地区唯一一个人口破百万的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跃升至第29位,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实现全省五连冠。”今年9月8日,在新郑市第六次*代会上,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掷地有声的这段话,振奋着新郑市*员干部和群众,感染着新郑的大街小巷,浸润着新郑的山山水水。

新郑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离不开新郑市上下勠力创新,更有着新郑财*人的务实担当、奋发有为的身影。近年来,新郑财*在上级*委、*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财*职能作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迎难而上,共克时艰,谱写了财*管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郑报全媒体记者杨宜锦

通讯员翟宇龙

刘秀娟文/图

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主动站位,强化“领”的担当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应对财*收支紧平衡形势,新郑市财*实施集中财力办大事资金统筹机制,加强财*资源统筹,建立健全财*上下级、*策、资金、债券、平台、土地等资源统筹机制,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发挥财*集中财力办大事的优势,提升财*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支出分类保障机制。优先保障“三保”刚性支出,重点保障新郑市委、市*府重大决策落实和全市性重点工作。“三保”支出、业务运转支出、*策性支出地方配套、部分民生工程支出等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债务化解、征地拆迁补偿、征地前期的税费社保费、工程建设等支出通过*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坚决落实“开前门”“堵后门”*府债务管理要求,把到期债务本息足额纳入预算安排,同时提升国有平台自身造血功能,鼓励国有平台公司通过投资运营收益、发行公司债、借新还旧等渠道化解自身债务。年上半年化解到期债务13.08亿元,其中通过财*安排化解11.74亿元,通过国有平台公司化解债务1.34亿元。

充分释放减税降费改革红利。把落实减税降费*策作为一项重大*治任务,充分认识和发挥减税降费在应对疫情影响、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坚决执行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社会保险缴费降、免、减、缓等*策措施。年上半年全市税收减免17.7亿元,减免社保费近万元,支持企业纾困发展、增强后劲。

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和“拳头”聚合效应。依托战新基金优势,通过股权投资,引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项目落地,一期投资万元,促成锐杰微公司整体搬迁至新郑,预计年实现营收1.5亿元,净利润万元;出资万元,促成摩尔精英并购国外知名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研发和生产企业,在新郑落地,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万元,税收万元。

充分发挥财*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科技研发、科技金融资助资金万元,支持企业72家;积极兑现*策奖补资金1.1亿元,支持企业2家,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培育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年,新郑市财*坚持把组织收入作为中心工作,凝聚经济发展的“大气场”。坚持市乡联动与征收部门协作相结合、依法征收与规范税收秩序相结合、服务市场主体与挖潜征收相结合,健全完善财*收支运行调度机制,采取月初提醒、月中调度分析、月末督查等方式,督导收入征管,保障财*收入均衡入库、稳步增长。年上半年,在疫情持续影响、经济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新郑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50.9亿元,占预算58.7%,同比增长10.5%,为郑州市财*收入增长贡献了新郑力量。

防疫救灾冲锋在前

初心本色谱写*员干部使命责任

初心是什么?每个*员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也有自己的行动。面对“7·20”极端暴雨,全体新郑财*人奋不顾身、冲锋在前。

迅速建立专班,提高责任意识。成立14个防汛抢险应急分队和两个工作组(应急资金保障组、应急物资采购组),由*组书记、局长李炎宏负责指挥全面工作,每个小分队及工作组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两名中层干部任副组长,第一时间下沉防汛抢险一线。由局主要领导带队,前往具茨山管委会李庄村,实地察看水库汛情,安排人员时刻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书写担当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