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深处有人家
文/牛永超
养育沟是兵立哥的老家。在行*区划上,它隶属于嵩县*庄乡,是一条距县城约40公里的深山沟。这里地形陡峭,沟壑纵横。
十年前,我曾和老李跟随兵立哥一家来过此地。那是我第一次进山村,当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蜿蜒爬行时,看着路边峭立的山石,我的内心充满了紧张与好奇。
兵立哥打算明年开春翻盖老家的房子。他的父亲捎来口信,说门口有四五个树桩子,是从山上移栽的,上面嫁接了好几种果树枝条,都已成活,盖房时它们会碍事,问老李要不要,要的话尽早过去挖走,否则就毁掉了。
老李平日里就爱莳花弄草,听说有这等好事,岂肯放着“便宜”不占?于是,我们在周末特意起了个早,不畏严寒和辛苦,更不考虑运输成本,一路向西南前行。
汽车驶出*庄乡*府所在地后,通往养育沟的道路猛然狭窄了许多,变成了一个车道。我们的车速随之降了下来,因为路上不仅要多次转弯,还需避让那些从上面开过来的三轮车或摩托车。
因为是冬天,山上几乎看不到绿色,到处都是一派灰茫茫的景象。树叶子已经干枯,河沟里更听不到潺潺的水声。倒是那满树的山茱萸果子,似红玛瑙般一串串地挂在枝头,煞是好看。
养育沟是一个行*村,由几个分散的自然村组成。兵立哥家的村子在沟的最深处。从村边经过时,我看到不少人家的房顶上残留着积雪。从农家流出来的水在地面上结了一层薄冰,汽车压过去,发出“咔咔”的声响。
我们到达时,已是近十一点。老人和他的弟弟俩人围坐在院门外的一个火盆旁。看到我们从车上下来,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小牛,天老冷,赶紧过来烤烤火!”
老李是个急性子,哪还能坐得住?他几步就跨进了老人的院门,询问哪些树桩是可以挖走的。他边听边对老人说:“叔,一会儿咱俩就动手吧。下午我还得早点儿回去。”老人笑着说:“不急,很快就能挖出来。”
随后,老人就进屋里拿工具,镐头、剪枝刀、绳头、鱼皮袋一应俱全。他先用剪枝刀把那些较长的枝条剪去一截,然后给老李找来手套,又递上一个镐头,让他把树桩周围的土松一松。因为很少干体力活,不久老李就累得气喘吁吁了。
看到老李动作停了,老人把手一挥,“你别再挖啦,只管捉住树干,我一个人就行!”年近七十的老人,由于长期在山里劳作,挖树对他竟似小儿科。三下五除二的工夫,他就把五六个树桩连根拔起。
我帮着用鱼皮袋包住带土的球根,又用绳头把枝条绑在一起,因而手上沾了些泥土。回身进院子洗手,我看见水管上滴着水,正要伸手去接,老人连忙制止:“别用那水,凉得很,炉子上有热水。”他说着就进屋提了一个茶壶出来。
山里的气温本来就较外面低,加上刚下过一场雪,天气显得格外清冷。其他的活儿我插不上手,只好东瞅西望,四处溜达。
兵立哥家的院门为二进式,前院有一片空地,种着不少花草树木,门口有一个大柴垛,劈柴码得整整齐齐。不消说,这都是老人的作品。
二道院里盖着房子,分正屋和东西厢房,一色的土坯结构,房顶上盖着蓝瓦。东西屋的山墙上已有不少洞隙,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我估计这房子至少存在了半个多世纪。村子里有的人家已盖起了新式楼房,但似他家这种房子仍然不少。
两个五六岁的孩子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大冷的天,他们没有戴帽子和手套,脸冻得红扑扑的,正蹲在有积雪残留的木桩上,拿树枝在上面画着玩儿。不一会儿,小姑娘就在竹笆上画了一匹似在奔跑的小马。
我不禁感到诧异,就主动和他俩搭讪,先问他们“冷不冷”,两人同时摇头。我又问:“上学了吗?”女孩儿一听,咧嘴笑了:“我在*庄乡幼儿园上大班。”“你画的小马真漂亮!是老师教的吗?”她使劲儿地点头,神情中透着自豪。
午饭是在隔壁叔叔家吃的,用地锅火烧的糊涂面,里面放有*豆、花生、各种干菜和山野菜,配上自家蒸的油卷馍。尽管全是素食,我和老李吃得很香。主妇似乎很抱歉,一个劲儿地说:“没啥可招待的,让你们吃点儿瞎饭。”
把树桩装进车上,我们准备起身。往外倒车时,邻家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端着一碗面条从家里出来,看到我们要走,就微笑着问候:“吃饭了吗?来家吃了饭再走吧。”我们并不认识她,但听了她的话语,心里还是一阵感动。
临走时,老人反复叮嘱:“下坡路陡,开车一定要慢!”与老人挥手告别,我们踏上了返程的路。
因为满载而归,回家的心情轻松愉快。我们一边走,一边兴致勃勃地欣赏山中的冬季风光。
当经过一处转弯时,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景观:在路边陡立的岩石上,有泉水从上面渗出,滴落在下面的枯枝上结成了冰。那枯草的上面,远看既像是一些光头的冰猴,又似被冰凝固的蚱蜢。
关于兵立哥的往事,我从老李那里听过多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养育沟地处偏僻,道路不通,几乎与世隔绝。外面的人很少进去,山里的人也难以出来。
据说兵立哥是第一个从他们村走出去的青年,当兵时他还未高中毕业。后来,在他的带领下,弟妹们都追随他的步伐,相继走出了大山。
顺着从养育沟下行的山路,我仿佛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衣衫单薄,身负行囊,弓着背独自走在山间的小路上。他在擦拭额头的汗珠时,抬头仰望大山,眼神中充满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写于年1月18日)
牛永超,女,河南新郑人,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副教授。执教20余年,主攻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偶尔舞文弄墨,在文字中找寻温暖,在码字中修身养性,让心在文字的开合中变得清澈、透明。
壹点号真言贞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