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河南新郑阁老坟原名冯新庄,高阁老
TUhjnbcbe - 2022/11/20 2:37:00

河南省新郑市区北部有一个叫做“阁老坟”的村子,村西北约米处的郑韩故城墙下是“高拱墓”。高拱,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明朝中期内阁首辅,人称“高阁老”,万历六年(年)去世后葬在这个原名“冯新庄”的村子北面。图为年初拍摄的高拱墓,现在不知是否有了新的变化。(王子瑞摄)

高拱是新郑的一位历史名人,祖籍山西洪洞,先祖为避元末乱迁徙新郑高老庄村。他出身官宦世家,于正德十二年(年)进士明嘉靖七年(年)中举,四十五年,进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穆宗即位,进少保兼太子太保。隆庆三年任内阁兼吏部事。高拱慨然以天下为己任,选贤任能,大力改革吏治,力扫腐败,整顿边防,培养将才,抗击外敌,为国多所建树。隆庆六年(年)被逐去官归里。万历六年(年)抑郁病死,享年67岁。

据说,高拱在新郑去世之后,曾在新郑的老城举办了规模宏大的葬礼。当时,高拱的灵柩从四个城门同时出殡,东面灵柩进了高拱的老家高老庄的祖坟,西面的是空灵,没有出城,南面出城的灵柩埋葬在了今新郑的梨河镇,北面的灵柩埋葬在阁老坟村。图为高拱墓附近蒋姓人的墓碑,据说是蒋姓人把墓地选择这里是因为仰慕高拱墓地的风水。

据清乾隆42年《新郑县志》:明万历6年(年)高拱病死,葬于新郑县城北部阁老坟村北,原墓地南北米,东西米,从南北依次石碑坊、拱形大门、二门、通道、大殿、左右厢房,通道两侧立有石像生,后因年久,展经战火,建筑及其它设施渐败倒塌,建国初年仅存石刻和古柏。58年“大跃进”时,古柏被砍一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妥善保护。年6月16日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为高拱墓附近蒋姓人的墓碑。

高拱埋在冯新庄后,当地百姓都很敬仰,纷纷迁来这里定居。村子越来越大,村民就以阁老坟为村名,原来的“冯新庄”就变成了“阁老坟村”,一代代沿袭了下来。网络显示,附近人也称该村为“高老庄”。图为高拱墓附近郑韩故城的凌阴(古时藏冰的地窖)遗址。

高拱熟习*体,负经济之才,居首辅善于筹边、课吏、用人,*绩卓然。高拱墓,对研究中国古代*治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新郑阁老坟原名冯新庄,高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