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有点年纪的老人常说,“盐是百味之首”。这简单的一句话,足可见食物味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更倾向于食用味道丰富的美食,可是河南人李永志却与众不同,他只爱吃辣椒。
自从他知道自己比别人能吃辣后,几乎每天都把辣椒当成了主食和零食。每顿饭没有其他食物都可以,但是没有辣椒便是无法下咽,坐立难安。
然而,吃辣上头的李永志还嫌不够刺激,于是常常辣椒就酒,再凑两头大蒜,吃得脸冒红光,酣畅淋漓。李永志不止一次透露:“我就是爱吃辣椒,不爽快的时候,我每天要五斤辣椒,再配上一斤白酒,才过瘾。”
可是这么“狠”的李永志,终究还是医院。
即使医生叮嘱千万不可再大量吃辣,他还是照旧吃。照他的话说就是“没办法,我吃辣是因为喜欢。”
在李永志持续了多年这样的生活之后,近日竟牵涉到了一场MCN纠纷中,现在的他怎么样了?
打工意外走红在我国众多城市中,重庆、四川、湖南等地方都是以吃辣闻名的。对辣椒的嗜好甚至催生了很多专门描述这种特色的经典歌曲,《辣妹子》就是较具代表性的一首。
可是,“中国辣椒王”的得主,李永志,竟然是个河南人。
年,李永志出生于河南省新郑市。他从小就酷爱吃辣,每顿饭必吃辣椒,家里人只当孩子嘴馋,就没当回事。
高中毕业后,李永志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况,选择出门打工。即使在外地,这个饮食习惯也一直持续着。但是他每次吃饭都把饭馆的辣椒碗扫得干干净净,时间长了老板都以为他是来找茬的。
异乡的辣椒对李永志来说,变成了一种思乡的图腾和解药。
可是生活的意外总是随之而来,年,他年幼的大儿子不幸发生车祸,肇事司机逃逸,儿子的双腿被生生撞断。
人到中年,家庭遭逢巨变。现实的压力和绝望全都压在了李永志的身上。
医院里,几十万的医疗费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那几年的李永志每天愁得寝食难安,可是生活还要继续,他只能继续工作赚钱。
有一次,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和工友去饭馆吃面。等饭的间隙李永志吃掉了瓶子里的辣椒粉,等到吃完面离开的时候却被老板拦住。
说他把辣椒粉装在身上偷走了,李永志再三申辩,是他吃了,不是偷了,老板还是不信,甚至报了警……
李永志没办法,为了自证清白,只能当着老板和警察的面,又吃掉了一碗辣椒粉,老板才放他走。
离开时听到了人们啧啧称奇的声音,李永志才知道,他和一般人不一样。
没过多久,李永志就开始被记者采访,他的“辣椒乌龙”也在电视台上被当做奇闻轶事反复播放,还上了当时的报纸杂志。
自我包装从电视和杂志上看到了自己的脸,李永志才后知后觉:“我火了?!”
火了的他,在朋友的建议下,主动上门“挑衅”:年,他在湖南省隆回县,摆下了吃辣椒的擂台。
抛出一句“我这人争强好胜,就想看看谁和我一样能吃辣椒。”就点燃了这个有着“三辣之乡”美名的村落。
无数的人慕名而来,只为看一看这个“不知死活”的人是谁。
可是谁都没想到,在无休止的车轮战之下,对手一个个倒下,李永志还在像嗑瓜子一样吃着辣椒,面不改色地赢得最终冠军。
当地隆回县委、县*府还当场为他颁发了“辣椒王”的荣誉证书。
有了“辣椒王”名头的李永志,接到了电视杂志的采访邀请,记者们在邀请时都注明了劳务费和补助费用。
当时的他只是一名装修工人,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因为“吃辣椒”赚钱。他敏锐地察觉到媒体的力量,决定利用这个“商机”。
自这之后,李永志无论走到哪儿,脖子上都会带一串辣椒。每当有人问起,他就会说,这些不是装饰,是自己的零食。
伴随着解释,随手再撕下来一个鲜辣椒扔进嘴里。
这种面对面的“冲击”,比任何奖状和证书都要有用得多。
其实这也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立人设”。
李永志用脖子上一串火红的辣椒让大众记住了他。哪怕他被邀请去参加电视节目,从《你最有才》到《谁与争锋》,他都坚持以这个形象出镜。
好像那一串红辣椒,是他最重视的勋章。
李永志对自己的包装无疑是成功的,随身戴着一把辣椒的他邀约不断。在节目上,他挑战世界各地的辣椒,打败无数“辣椒王子”;
录制时,他带着妻子参与全程,从河南到湖南,又飞到云南芒市,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
即使中国最辣的涮涮辣,在他口中也不过如此。
走出国门,挑战世界年,云南涮涮辣的热度已经过去两年。
这期间李永志和妻子两人一起在全国各地赶场演出,但是再也没有感受过之前比赛时那种酣畅淋漓,他决心往更大的舞台去,甚至走出国门。
此时的李永志正好收到了印度举办的魔*椒挑战赛的邀请函,他立刻答应了印度方面的邀请。
按照中国的标准,印度的魔*辣足足有度,而普通人吃的辣度,最多不过度。
“这种辣度,只要手指稍微碰到,周围大范围皮肤都会有灼痛感,乃至全身不舒服。”这是李永志的原话。
但对于如此变态的辣椒,李永志还是一口气吃了32个。要知道,当时印度记录的保持者最多才吃了5个。
李永志这次比赛的优秀表现,彻底为他打响了“中国辣椒王”的名号。
整整是印度记录保持者的六倍还要多,这是强到什么地步的非人类才做得出来的事情!
这次,李永志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辣王”了,他当之无愧。
出名后甚至还有德国电视台、英国路透社和香港凤凰卫视的记者,都来采访他,为他做专题纪录片,出深度报道。
走入短视频“风潮”年,是短视频爆炸的元年。
李永志当然也没有放弃这个“包装自己”的机会,早在当年的四月份,他就开始在家里直播,桌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辣椒,粗数一下就有十来种。
李永志直播画面
观众对这种没有任何亮点的直播,兴趣不大,李永志的观看人数和热度,也都寥寥无几。
年9月,李永志认识了同为河南人的丁运宪。丁运宪以自媒体创业出名,毕业几年之后就身价百万。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合伙开公司。
李永志只负责出镜表演,丁运宪则负责幕后运营。于是李永志就开始上节目,做视频。以熟悉的脖挂红辣椒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参加《中国达人秀》时,58岁的他背着包,坐在演播厅的等候区时,就开始吃从包里拿出的几根辣椒。
这个习惯,维持了近十年都没改变,而他的包装之路,才刚刚开始……
各个短视频平台,都注册有“辣王一家人”的账号。
并以每周1-2篇的速度稳定更新,粉丝基数多了,就开始收徒,以徒弟或亲人的身份出镜,至此内容还是以李永志吃辣椒为主。
在三个月的运营之后,有了基础粉丝流量。拍摄场地由户外的玉米杆地,换到了精装的办公室。
幕后的办公团队也逐渐配齐,从编剧到演员,剪辑到后期,一个不差。
突然晕倒正当李永志及其团队准备大干一场时,他的身体出问题了。吃辣吃了十几年,李永志也年近60。
在年一次直播中,像往常一样吃着辣椒的李永志,突然栽倒在地,身旁的助手和工作医院。
医生检查后告诉李永志,他的胃已经不堪重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吃辣椒,更别说喝白酒就大蒜了,一样都不行。
可是各平台每天的视频还没发,整个公司的人都靠他一个人养着。
所以从年1月份的视频,李永志的视频内容就不再是以他吃辣椒为主,而是以剧情为主。
在每天的视频中,公司为“中国辣王”不间断地扩充着亲人的个数。
本身育有两子的李永志,在视频的设定中,已经有了三个女儿,两个孙女,三个徒弟……“中国辣王”的徒弟越来越多,镜头中吃辣椒的次数却越来越少。
辣王的“亲人们”
除了数量越来越多的“亲人”,还有无数个各国的“辣王”前来挑战。而结果无一例外,全都大败而归。
虽说有些视频内容是改编自真实事件,但是内容的严重同质化,和干瘪的剧情,都让观众和流量大幅度流失。
“辣王”账号被夺走年9月,李永志正式退居幕后。在之后的视频里,他的出现,如同彩蛋。
而平台的多个账号,出镜人均换成了“曾经”的徒弟和孙女,平台数据和流量更是一落千丈。
多年以来,无论接受什么媒体的采访,李永志都会十分骄傲地说“我吃辣身体没有一点不适。我的孩子也和我一起吃,对身体好,他们也很少生病。”
可是一直坚持这种说法的李永志,却成了别人口中最先倒下的人。
正在所有人都做好准备迎接一代“辣王”退居幕后的时候,今年12月20日,有个名为“辉少(追踪中国辣王)”的账号进入了公众视野。
视频中“辣王”李永志又重新“活”了过来,而且身体看来十分硬朗,他还是与之前一样,吃饭必配辣椒。不同的是,他开始诉说与丁运宪的公司签约后,经受的种种折磨。
从签合约时许诺的工资,自年10月份开始就未到账,到公司负责人不准他出镜拍摄视频。一个千万级粉丝的网红,还与双腿残疾的儿子蜗居在平60米的房间中,这种落差感吸引了无数网友目光。
而如今“辣王”这个账号早已被公司收入囊中。不出镜的李永志,不光丢失了喉舌,还丢失了一千多万的账号。大量曝光还吸引了抖音很多律师主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