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郑州诗人采风新郑,以诗为语讲述千年奇
TUhjnbcbe - 2022/11/7 18:59:00

无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诗意味着情怀、希望与寄托!

对于城市而言,诗让高楼林立的城市有了柔情、风雅、浑厚和辽阔。

年4月25—26日,郑州诗词学会一行走进新郑,本次约50人的诗人团队,开展采风和文化交流活动,旨在开拓视野,大胆创新,为新郑历史和人文创作诗篇,给城市注入更多诗人的气质。

本次诗人采风活动,新郑市委、市*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十分重视。新郑市*府市长马志峰,市委副书记曹东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慧娴,副市长周建超,文联主席岳建华等接待了大家。

诗人们首先进行拜祖,一起瞭望五千年前人文始祖*帝……

据悉,*帝为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帝是“最早中国”的“缔造者”,并在文化上做了巨大贡献,让中华民族从此有了姓氏,开启了中华文明。历代贤达和平民百姓都自发寻根问祖,敬香叩拜,以示爱戴。

本次活动由郑州诗词学会会长姚待献(左三)带队参加。在诗人们看来,拜祖大典因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而拥有巨大的感召力,拜祖已成为华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郑市城市展览馆内,市长马志峰陪同郑州诗词学会代表团一起参观中华姓氏文化剪纸,并介绍新郑市整体历史和发展新面貌。

新郑市委副书记曹东峰陪同大家了解新郑这座城市的古城故事。

在座谈会环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慧娴,新郑市副市长周建超,新郑市文联主席岳建华等介绍新郑与诗词的“千古情缘”。

是呀,新郑是“诗神、诗仙”白居易的故乡,这里有诗的基因与血脉。

郑州诗词学会会长姚待献对新郑市兴旺的发展面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予高度赞赏。他认为推动诗词文化呈现更多光彩将是新郑人民对我们国家又一重大贡献!

姚待献希望郑州诗词学会的诗人们能够用诗的语言,讲述关于新郑的风貌和感悟,让全世界更加了解诗的魅力,以及中华根文化和新郑市古今风貌。

诗人代表也表示,在诗仙白居易的故乡创作新诗,去观察和表达拥有年历史的新郑,对当代诗人会是十分独特的经历。

在新郑“好想念”园地,诗人们走进一座城,也看一座城里的当代产业。

在拥有年历史的裴李岗遗址,留下问候的足迹……

南街、考院也有诗人们探寻的脚步。

郑州诗词学会的诗人们纷纷表示,这里不愧是轩辕*帝的故乡,不愧是诗仙白居易的故里,新郑人杰地灵,文化极厚重,唯有亲临才能感知。

回郑后,诗人们诗兴盎然,纷纷欣然写诗,诞生诸多“新郑采风诗”,现分享几首,以做纪念。

《七律新郑*帝故里》李刚太

轩辕故国有熊墟,遍地遗踪处处诗。

访道崆峒姬水路,受图*盖隗山陂。

摩旗讲武云岩洞,避暑栽花玉女池。

游子如云初祖殿,寻根拜祖诉乡思。

《七律新郑古今吟》周建勋

具茨山前忆有熊,轩辕台下访遗踪。

桑田沧海兴亡卷,改地换天旋转功。

依据红*白唱戏,巧妆溱洧潠娇容。

三条定位明方向,百里郑韩新向荣。

《七绝四月天》高振华

最美当数四月天,茑歌燕舞花展艳。

虽说春光无限好,不若尧世民笑颜!

《七律会长诗友拜轩辕》李华

轩辕故里拜轩辕,天意也知放晴天。

绶带明*肩上佩,忠*精赤腹中盘。

颂歌天籁耳边绕,祥赋仙词恼际环。

始祖伟功传万古,新诗欲剪彩云岚。

《七律新郑吟》王彦钦

人文始祖生新郑,漫漫长歌唱有熊。

故里桑田花锦簇,乡关阡陌漾春风。

航空港巷连天宇,碧水银湖映彩虹。

改革欣逢甘露雨,生机勃勃郁葱葱。

《鹧鸪天诗歌敬祖先》聂汴生

采撷民风访郑韩,古都遗采几千年。

炎*一统春秋始,华夏人文薪火传。

三月三,拜轩辕。后宗初祖脉相连。

有熊圣地黎民乐,我敬诗歌祭古先。

《参观好想你集团》王书海

红枣红遍全天下,盛情健康千万家。

擘划拓荒称司令,担当领航名华夏。

诚信经营道义重,科学发展机械化。

产品琳琅前程广,枣乡遍开幸福花。

《鹧鸪天·今朝美景看郑韩》陈振忠

最美人间四月天,芳菲未尽伫河边。

葱葱郁郁千山綠,窅窅湲湲万水蓝。

山碧碧,水潺潺。丹江甘醴送清泉。

东风夜放花千树,万里无云月更圆。

每一首好诗都是一种领悟,因为有诗,我们的心才有了更多感动和光芒!

关于诗人与诗,我们会不断与大家记录分享,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慈善公益报社武莞青)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州诗人采风新郑,以诗为语讲述千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