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密警方7月21日发布消息,该局近日重拳出击,经过一个多月的摸排追踪取证,组织开展打击新闻敲诈专项行动,向针对新密市厂矿企业实施敲诈勒索的犯罪团伙发起凌厉攻势,成功抓获魏某红、张某超、张某朋等10名假记者,侦破全省厂矿企业被敲诈勒索案件40余起,净化了社会风气,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权益,维护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这是近来河南公开曝光抓获的第三波假记者。
建立信息共享群分享信息
据警方发布消息称,6月中旬,新密市城关镇某企业负责人魏某报警称,其经营的企业在今年以来,多次被不同报社及电视台记者以曝光其公司环保不达标为由要挟,每次向其索要数千至上万元不等的“采编经费”,两个月内累计被敲诈近10万元。
接到报警后,新密警方迅速展开侦查。通过初步调查发现,敲诈魏某的其中一伙嫌疑人使用的证件为仿制的记者证。该团伙在网上了解到企业的相关信息后,便专程到企业门口拍照,以曝光该企业环保不达标为要挟,利用企业负责人害怕停业整顿的心理,每次向企业勒索数千元的删帖费用。
为将嫌疑人一网打尽,专案组以点扩线、以人扩案,经过深入调查,掌握了嫌疑人所在的联络群,得知群内都是一些冒充各个报社、电视台的假记者,他们自称为媒体人,平时依靠敲诈企业营生,遇到容易敲诈得手的企业,他们就会在群内分享信息,由其他成员再次进行敲诈,敲诈成功后还会向提供信息的成员支付一定数额的分红。
7月15日,专案组侦查员兵分四路前往新密、新郑、新乡、平顶山等地,同时开展抓捕行动,成功将犯罪嫌疑人魏某红、张某超、张某朋、王某海等人一举抓获,并当场缴获作案车辆3辆、摄像机5台、假记者证10余本、作案手机30余部。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对持假新闻工作证,假冒记者身份,多次前往郑州、开封、南阳、平顶山等地对厂矿企业实施敲诈勒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刑满释放人员重操旧业
经过梳理发现,无独有偶,一名被公安机关处理的诈骗老手赵某伟,仅凭两张“工作证”,就多次冒充记者进行监督,以讨要宣传费和删帖费实施诈骗。目前,赵某伟因涉嫌敲诈勒索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据被敲诈人介绍,有一名自称是“河南某环保网”的周姓记者,在河南省汝州市某公司附近拍摄了一些视频和照片,向当地*府投诉公司存在污染问题,后公司经理王某委托其为代表处理“记者”投诉采访事件。6月15日,该网站派出的赵姓“记者”约好面谈。见面后,赵某伟在收取元现金后,当场联系领导“李主任”删帖,此举让他怀疑赵某伟是“假记者”,随即报警核实其身份。
警方调查发现,“记者”赵某伟年因犯敲诈勒索罪被陕西省榆林靖边县人民法院判刑,年刑满释放后,经人介绍应聘到“河南某环保网”。赵某伟供述,他抓住很多部门害怕一些所谓的负面报道的心理,于是就凭借两张小卡片“工作证”多次作案。
在警方讯问中,赵某伟交代了他们这这伙人常用的诈骗手段:
第一步,他们在网上收罗“负面新闻”。6月3日,他在百度上看到了一篇名为“汝州市某某实业公司严重污染群众举报无人管”的新闻和一篇“汝州市某某石料厂乱挖乱采破坏生态环境”的报道,就于6月7日驾车过去查看公司整改情况,并用手机拍摄了视频和照片,又拨打了当地*府的投诉电话,以河南某环保网工作人员的身份反映情况。
第二步,继续炮制“新闻”。“采访”结束,就在该环保网站转载看到的新闻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