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今天,有位出生于新郑的大诗人诞辰1250
TUhjnbcbe - 2022/10/11 23:25:00
局限型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54209.html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李一川通讯员常春阳文图

有这样一位诗人,

在大唐盛世之时,

用通俗易懂的文字,

写出了民间疾苦的声音,

化诗歌为力量,

慰藉社会底层人民群众的劳苦。

也许你还记得中学课本里的《琵琶行》,

亦或是《长恨歌》中那旷世的爱恋,

电影《妖猫传》的演绎让他多了些痴狂。

有人说:大唐有了他才叫真的了不起!

还有人说:他只不过是个风流诗人罢了!

16岁的时候,他写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他肯定想不到一千多年后,中国的小学生们,都要读这首唐诗入门,小心推开古代一个辉煌诗歌年代的门缝。

对于这样一位诗人,我们每人恐怕都能随口说出他的很多诗文。

夸赞老师是,我们会说“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表达爱情时,我们会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表达同病相怜时,我们会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描写春天,我们会想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描写冬天,我们会想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问刘十九》)。

甚至,物理课本上会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地理课本上会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环保宣传册上会有“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鸟》)......

他就是白居易,一位出生在新郑的大诗人!

今天是白乐天(白居易,字乐天)岁的生日!

家乡,为他办了一场跨越逾千年的诞辰盛宴!

2月20日,农历正月二十,白居易诞生地——新郑市城关乡东郭寺村隆重举行白居易诞辰周年典礼!此次纪念活动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形式呈现,线下活动共分为“故里迎宾”“缅怀诗王”“朱砂启智”三个篇章。

“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白居易的诗歌以平易、通俗自成一脉,开创了前无古人的‘诗史’成就,树起了后无来者的‘诗王’丰碑。”新郑市副市长、城关乡*委书记李利娜表示。

李利娜说,纪念白居易,重读历久弥新的诗句,就是要感怀他“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的为民忧思、感受他“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浪漫情怀、感悟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张,从经典诗歌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更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地。诚如新郑市*协副主席王艳红在致辞时所说,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建交流之平台,融百家之智慧,聚发展之合力,谋产业之未来,打出诗歌文化“自信牌”,奏响文旅融合“交响曲”,共交新时代的“满意卷”。

近年来,新郑市以诗词文化为主线,寓诗教于文旅,开创了“诗词热”火爆、“文创风”劲吹的崭新局面。“中华诗词之乡”的荣创,在郑韩故城这片热土上迸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诗歌是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白居易所代表的唐代文化的开放包容与兼济并蓄,已成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下一步,新郑市将持续打造诗词文化名片,大力弘扬白居易诗歌文化,传承白居易文化精神,丰富中华诗词之乡内涵,助力*帝文化历史名城建设,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有位出生于新郑的大诗人诞辰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