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郑国(鄭國)
爵位:侯爵(五等爵位中第二等)
君主姓氏:姬姓,郑氏
主体民族:华夏族
开国君主:郑桓公姬友,周厉王之子,周宣王之弟
存在时间: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传24世,享国年
国都:郑(今陕西华县东)、郐(今河南新密)、启疆(今河南荥阳市)、新郑(今河南新郑市)
疆域:起初在陕西境内,后东迁,主要统治范围为今河南省中部,包括郑州市、开封市、许昌市等部分区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兵力:10万
结局:灭于韩国
郑国名人:列子、子产
郑国吞并的国家:祭国、郐国、邘国、戴国、密国等
春秋列国地图公元前年,周宣王封姬友于郑,是为郑国。
公元前年,郑人东迁,居住在虢(今河南密县东南)、郐(今河南荥阳北)献出的10座城邑,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
公元前年,犬戎攻陷镐京,郑桓公与周幽王一同遇害。郑桓公之子郑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雒邑(今洛阳)。
公元前年,郑武公攻灭桧国、东虢国、鄢国,吞并周边八邑,并迁都于郐(今河南新密)。
公元前年,郑武公灭胡国。
公元前年,郑庄公灭祭国。
公元前年,周郑交换人质证明互信。
公元前年,郑庄公派兵割了周王室温地(今河南省温县)的麦子以及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的禾稻,两国矛盾激化。
公元前年,郑庄公灭戴国。
繻葛之战,周天子最耻辱的一战公元前年,周桓王率领周国以及陈、蔡、虢、卫四国军队讨伐郑国,两军战于繻葛,是为繻葛之战。周王的军队大败,周桓王被射中肩膀。
公元前年,郑国君子亹参加齐国首止盟会,遭齐襄公杀害。
公元前年,郑厉公与虢叔军队一起攻入周国,平定周国叛乱,周惠王复位。
公元前年,郑国攻灭许国。
公元前年,晋国大夫韩武子伐郑,杀郑幽公。
公元前年,韩国组织与魏赵两国在上*屯留会盟,特意还叫上了郑康公,然后默默派15万大军突袭郑国,最终攻灭郑国。
郑国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的诸侯国,郑国国君利用自己担任周王朝卿士的身份,不断满足自己私利,逐步兼并了周边的小国和城邑,并干涉宋、卫、鲁等国内*,还帮助齐国赶走入侵的北狄。尤其与周王室产生矛盾,击败周天子的征讨军队,并射伤周桓王,使周天子威严扫地。
郑国中期产生内乱,国家动荡,而晋国和楚国逐渐发展为大国,郑国夹在晋楚之间,来回摇摆,不断受到晋楚两个大国的攻击,逐渐没落。
郑国有为之君郑庄公之墓春秋末期,晋国六卿当权,公室衰落,后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土地,并最终发展为三个国家。随着韩国的崛起,扩张欲望强烈的韩国与郑国之间战争不断,双方实力相当,互有胜负,但韩国毕竟为新兴强国,而郑国后期内乱不断,最终韩国攻灭郑国。
韩灭郑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影响深远的兼并战争,而且是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的一次兼并战争,韩国通过吞并郑国国力迅速上升,奠定了战国七雄之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