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道风景
更是一种力量
近年来新郑市着力创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两夺全省第一!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创文精细化新郑市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出台《新郑市创建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到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同研究、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全面推行“用脚步丈量”工作法,组织发动全市广大*员干部深入创文工作一线,调研发现问题、研究整改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通过“定部门、定领导、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的五定制度,明确各部门单位的任务和职责,实现各项任务的无缝对接。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市民参与创建工作决策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全域创建、全民创建”的工作局面。△群众在城市书屋进行阅读不断加大文明创建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提供强大物质保障、人才支撑。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面积达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中心),实现乡镇、行*村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创新创建形式提升群众幸福感新郑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工程贯穿全过程,擦亮新郑文明之城精神底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围绕文明城市创建,按照“多形式、全方位、广覆盖”的思路,在市区主要出入口、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布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处,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街道、主题广场30多处,营造浓厚氛围。△新郑市科学技术协会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感动人物、身边好人、文明市民等评选活动,累计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市民)人,其中入选“中国好人”4人、“河南好人”2人、郑州市级以上身边好人(文明市民)36人。深入开展“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评选“*员示范窗口”“文明服务标兵”余个。△新郑市博物馆里的“郑风”中国年除连续16年成功举办*帝故里拜祖大典、连续15年高规格举办*帝文化国际论坛之外,又打造了白居易故里诗歌文化季、中华父母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荣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中华*帝馆、中华姓氏馆、*帝千古情、郑韩故城遗址博物馆、新郑市图书档案方志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开工建设,真正让城市更有内涵、更显气质、更富魅力,使幸福成为*帝故里人的“微表情”。文明城市创建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
新郑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变化
每一个细节都在美化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
深深根植在每个人心中
随着文明的脚步越走越快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正在变为现实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融媒记者:沈磊芳芳
编主
编:刘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