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星堆遗址”考古有了新发现,让这个神秘的古蜀国度霸屏网络。面对席卷而来的“考古旅游热”,博物馆、旅游平台、旅行社该如何应对呢?
01
35年后,奇迹变“网红”
3月20日,国家文物局、四川文物局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上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年11月至年5月间,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目前已出土余件重要文物。
据了解,被誉为“世界考古第9奇迹”的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南岸,距今已有0至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从年开始,考古队就开始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发掘和保护。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三星堆遗址迎来了长达20年的大规模发掘,考古队清理出成片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出土标本上万件,“三星堆文化”由此得名。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多个平台数据显示,35年后,“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不仅再次受到世界瞩目,更走进了大众的心里。截至3月28日,短视频抖音平台上,关于话题#三星堆的播放量为12.4亿次;新浪微博数据显示,话题#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11.9亿阅读,14.4万讨论;百度指数近一个月数据显示,关键词“三星堆”的资讯指数日均值为,同比上升%,环比上升%。
的确,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的兴起,让考古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新发现中最受欢迎的要属*金面具,网友们更是饶有兴趣地玩起了“金面具P图大赛”。另外,一只画风清奇的猪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圆圆的脸、小小的眼睛、大大的鼻孔和泛着笑意的嘴角竟然撞脸“愤怒的小鸟”。
有网友表示,儿子9岁,天天要上抖音看“三星堆”,还说以后要成为一名考古学家。也有网友表示,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睹真容了。虽然文物已经有几千岁了,但也可以萌萌哒,请多多开发可爱的考古周边。
02
“考古旅游”知多少?
有人说,一般考古都是越挖越明白,三星堆遗址却越挖疑问越多,而正是这些未解之谜的神秘感,更加激发了大众的好奇心。“三星堆”的走红,也让“考古旅游”成为今年清明节假期的一大出游热点。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零点至25日零点,同程旅行小程序、APP等平台上三星堆博物馆及周边住宿、交通票务等关键词搜索访问量增长了%。
携程数据则显示,不少游客不惜打飞的前来一睹神秘的“古蜀文明”。从门票客源来看,约五成游客来自四川本省,江苏、北京、广东、重庆、上海的游客订票最多;从年龄来看,80、90后人群最具探索精神。
趁热打铁,3月25日,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公开表示,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考古院将联合建立一个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馆,预计4月份试运营,5月18日正式开放。
据悉,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馆设有文物储藏室、陶器修复室、玉器修复室、金属类修复室、象牙修复室等,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开放后,游客可以在这里直观感受到文物的修复过程、方法和技术,了解文物修复与保护知识。
早在年,苏州博物馆便提出“打破”博物馆的围墙,进行更多的文化输出。为此,苏州博物馆推出了一场“邓尉探梅石壁怀古”的体验之旅,带领观众沿着顾氏父子当年的足迹,去寻访过云楼主人。年2月,新郑市郑国车马坑景区启动三号坑的考古发掘工作,全程均向公众开放。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副研究员付建表示,目前“边修复、边展出”模式在国内多个博物馆内都有所尝试,也是大众最直观接触“考古旅游”的一种方式。同时,还有一些有文博类专业的大学会组织学生参与考古类研学旅游。这些学生们通常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才可以进入到工地当中。无论是哪种形式,都不可忽视文物的特殊性,务必要在确保文物安全性的前提下开展。
?摄图网他认为,由于大众对考古的陌生和文物保护知识的匮乏,“考古旅游”想要是真的成为大众旅游的话,市场还需要培育和“教育”的过程。
同时,面对正在筹建中约三万平方米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考古有考古的规律,不能单纯为了发展旅游经济而仓促上马,而搞错了侧重点。
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以往以团队游为主的旅行社来说,很可能是一次新的机会。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众多旅行社都在国内寻找可以转型的细分市场。而“考古旅游”因其产品的特殊性,从活动开展、统一管理等多方面来看,更适合开展团队性活动。
03
“出圈”后要走的路
目前来看,“考古旅游”已经成功迈出了营销推广的第一步,吸引到了足够多的流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