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储粮新郑直属库以六大行动建强人才队
TUhjnbcbe - 2025/8/3 18:32:00


  本报讯:(通讯员董林林)7月15日获悉,年以来,新郑直属库共计招录新员工8名,市场化招聘比例%,其中粮油储藏专业硕士研究生4名。这是该公司实施“源头活水”行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一项具体措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科教人才强国战略。中央储备粮新郑直属库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油脂公司党委“人才强企”战略部署,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固本之策和长远之举,大力推进实施“提质强基”工程,深入实施“六大行动”,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实施“强基铸魂”行动,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新郑直属库党支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深化“全员学习2.0”机制,用活“党员每日学”“月度微党课”“廉洁小课堂”“三会一课”等学习载体,持续开展“领雁计划”“共读一本书”“科室内部交流学习”等学习活动,充分运用讲授式、现场式、案例式、研讨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员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实施“源头活水”行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一是依托“三定”,完善队伍结构。深入分析队伍结构短板,周密制定人才选拔计划,选拔中层干部8名,主管级4名、班长(专员)级8名,解决了库内56%中层、67%主管人员不足的问题,完善了人才梯队建设。二是严控编制,盘活人才存量。年以来,科室内部之间、各科室之间调整人员15人次,进一步解决员工队伍活力不足、人岗不匹配等难题,提升人力资源整体效能。三是招才引智,确保“后继有人”。注重新员工的培养,精选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老员工担任帮带老师,对新进人才进行一对一指导、帮扶,促使新人快速成长。


  实施“校企合作”行动,汇聚人才强大合力。积极发挥地理优势,与河南工业大学建立“校企产学研”机制,搭建“校企”联合培育平台,挂牌成为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首家研究生教学科研基地。库内选派4名优秀青年人才,结合业务发展需求,与院校老师共同确定课题,开展试验、研讨,院校选派8名研究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班实习,开展油料储藏、油脂品质和检验技术方向的5个专业课题技术攻关,目前已于6月下旬完成第一阶段研究生实习课题汇报。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理论研究与库内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达到了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双赢、协同育人目的。


  实施“充电蓄能”行动,提升人才本领素质。一是实施“鹰雁”计划,抓素质提升。紧盯“关键少数”实施“雄鹰计划”,
  实施“管理提升”行动,健全规章制度体系。一是建章立制,夯实管理基础。修订员工定级晋级、招聘、绩效考核、考勤休假、业务费用支出等各类人事制度18个,明确管控要点,夯实管理基础。二是梳理档案,规范干部管理。按照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要求系统梳理、审核中层干部人事档案,聚焦“三龄两历一身份”,规范干部档案管理。三是严格奖惩,严肃工作纪律。在制度逐步完善的同时,强化制度执行和约束,通过做好日常管理和记录,及时发现员工日常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提醒,必要时给予处分,年以来累计处分员工3人,其中降职处分1人。


  实施“动力激活”行动,提振干事创业热情。一是突出考核激励作用。建立“定性+定量”“共性+个性”全员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修订绩效考核方案,实施业绩考核“季度兑现”。二是强化价值创造导向。以贡献率为衡量,结合工作强度、工作难度、工作质量,完善薪酬分配方案,将薪酬分配与工作业绩相匹配,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打破“大锅饭”。三是营造争先创优氛围。探索实施多样化的薪酬激励,加大“常规激励+专项激励”“精神鼓励+物质鼓励”配套力度,在年度评优表彰的基础上,建立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包仓管理季度“流动红旗仓”评选机制,激发技术人员创新动力;建立季度评优机制,调动全员创效活力;实施学历教育、职称晋级奖励办法,鼓励员工提高学历技能。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下一步,新郑直属库将致力于“六大行动”落地落实,持续在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创优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夯实人才资源之基,全力推动新郑直属库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储粮新郑直属库以六大行动建强人才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