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白居易的长恨歌居然是借诗圆梦
TUhjnbcbe - 2025/6/21 23:20:00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此刻,白居易正感受着刻骨铭心的痛苦。他的这篇《长恨歌》是对唐玄宗和杨贵妃旷世绝恋的无限同情,也是对安史之乱的深刻反思,更是对自己真挚爱情的哭诉。此时,白居易已经三十五岁,但因牵挂着远方的红颜知己,还没有成家,仍孑然一身。

观点:那个时候白居易考科举,考上都二十七八岁了,考上之后又命官不是太理想,又在继续刻苦学习考试,他就可能也以这个理为为由,暂时先不谈结婚的事。实际上是湘灵在他心里边占的这个比重太大。

公元年,唐代宗大历七年,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东郭宅,今新郑市城西南的东郭寺。白居易天资过人,三岁识字,五岁成诗,九岁通声韵。十六岁时,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惊艳全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意气风发的白居易,曾带着这首诗遍访京城文坛大家,其中就有享誉盛名的著作郎顾况。

白居易年轻的时候去拜访朝廷的这个大臣,也是著名的诗人顾况。他问说你叫什么名字,说我叫居易,结果顾况哈哈一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那意思就是说你现在要到长安来了,我可告诉你长安这个地方物价很贵的,那住起来可不容易。但是等到顾况拿了白居易的诗这么一读,尤其看到那个“春风吹又生”,这一句的时候,顾况击节叫好。顾况说有这样的文采,住在长安没问题。

年少成名,正是春风得意时,白居易也有了让他牵挂一生的女子湘灵。那时白居易一家刚刚搬到符离,他从早到晚读书、写诗、作赋,努力为科举做准备,直到有一天,一抹轻灵的身影闯入了他的世界。看着眼前这天真烂漫的女孩儿,白居易一见倾心。

安徽符离(安徽宿州符离镇)有骊山和当地产有符草而得名,或许白居易的那句“离离原上草”,就得益于这个地方。符里古县城夹河而建,古老的睢水东西穿越而过。白居易故居位于老符离东菜园,紧傍睢河古称毓村。老宅名为东林草堂。

略通诗词音律的湘灵,与白居易就在草堂旁,一个写曲,一个唱和;一个写诗,一个诵读。很快两人便暗生情愫,白居易的《邻女》就是为那个时候的湘灵而作。“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这些场景都像昨日才发生打扮,记忆犹新。那段时光是白居易漫长的一生里最美好、最难忘的。

几年后,白居易二十岁了。刚刚行完加冠礼就迫不及待的向母亲提出,要娶湘灵为妻的请求,然而母亲却极力反对这门亲事,原因是嫌弃湘灵出身寒微。

那个封建时代讲究个门当户对,门第观念很重。就跟妈妈说,妈妈我喜欢湘灵,我想娶她为妻。白居易的妈妈就说咱们家是啥人家啊,你是官身,她就是个普通丫头,她怎么能配得上你呢?不答应。

为了分开两人,白居易的母亲以求学为名,逼迫白居易离开符离。临行前,白居易与湘灵在睢河旁见了最后一面,并含泪写下《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不能从根本上来否定礼对于婚姻的那些规定,他还仍然认为这一切是合理的,是合法的。所以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是我们如今人所说的爱情至上,有情人皆称为眷属,是有条件的。条件是什么?就是合乎礼的规定。所以你看《西厢记》杂剧里面的那个崔莺莺和张生,最后那不都是合法了吗?

白居易天真的以为母亲横加阻拦,或许只是担心自己沉溺于儿女情长,误了科举功名。所以为了理想,为了湘灵,白居易日夜苦读。唐贞元16年,二十九岁的白居易不负众望,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取了进士。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居易的长恨歌居然是借诗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