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行囊,做一个旅者,穿梭于各个城市,领略各族人民不同的风采,历经沧桑,尝尽人间百味,也是一种人生姿态。
本文纯属原创,版权归旅安儿本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中国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早已不是“北上广深”一枝独秀的时代,苏州、青岛的工业底蕴深厚,强省会模式下杭州、合肥的扶摇直上,旅游业突出的张掖、丽江,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交织出一幅精彩的蓝图,也扩展了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城市故事精彩绝伦,今天就为大家讲一座河南的地级市。
提及河南,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少林寺和龙门石窟,它们对应的恰恰正是省会郑州和古都洛阳这两座招牌城市,郑州凭借着政策扶持以及强大的产业链,GDP已经突破万亿,成为了北部第三城的有力竞争者。而洛阳依托着新兴产业的转型成功以及旅游业的优势,近几年也在悄然崛起,坐稳了省内第二的位置。当然河南不单只有这两座城市,信阳美食众多、南阳风景秀丽,都是名气很高的地级市。
而纵观河南省内,近几年大部分地级市都拥有了地铁,没有地铁的地级市只剩下一个,在大家潜意识中,城市规模相对较小的漯河鹤壁似乎更容易上榜,但其实这两座地级市都有高铁(漯河西站、鹤壁东站),而河南唯一没有高铁的地级市就是濮阳。
濮阳作为河南的地级市,处于省内的东北部地段,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在晋鲁豫三省的交汇处,与山东菏泽、河北邯郸、省内的安阳新乡相邻,作为河南的东北门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中华帝都”的美誉,辖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约万,在河南的地级市规模中属于中等水平。
虽然濮阳作为古城有着先天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但其实近些年在省内的“存在感”并不是很高,伴随着能源城市的局限性,这座以油田起家的四线城市(才升上来不久)显然在河南的经济实力变得“低调”起来,根据数据显示,濮阳GDP总量.49亿元(年),排在了省内倒数第五的位置,而后面的地级市(漯河、鹤壁)在城市规模中显然要比濮阳小得多。
放眼整个河南省内的地级市中,濮阳的交通发展也有一定局限性,不要说飞机场,就是在火车方面,每天也只有一趟从濮阳到郑州的普快,在高铁方面,濮阳至今还没有高铁运行(正在修建中),京广高铁以及京九高铁没有途径濮阳,濮阳本地的居民想要高铁出行,需要跑到隔壁规模更小的鹤壁市去。
许多外省人想要来濮阳大部分都是以汽车为主,或者二次转车,这也在人才聚集方面缺乏了主动性,随着周口、平顶山、南阳等城市的高铁站逐渐建成,濮阳也成为了河南省内唯一没有高铁的地级市。
甚至对于外省人来说,濮阳的名气还不如省内拥有机场的县级市新郑,毕竟新郑机场的名声也在提高着新郑市当地的知名度。因此许多人认为濮阳拥有如此好的历史底蕴,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名气,显得没有“存在感”。
当然近几年,河南正在规划“米”字型铁路布局,濮阳高铁的建设早已提上日程,郑济高铁一旦建成,在濮阳穿境而过,势必会为这座三省交界的地级市带来最好的“红利”,濮阳迎来属于自己的高铁站(濮阳东站)指日可待,加上自有的古城旅游(仓颉陵遗址、戚城遗址)风采,依靠中原经济区、雄安新区的全方位辐射效应,濮阳势必会成为受“关怀”的地级市。
地区的发展不但要有大都市的繁华衬托,也要有诸多小城的精彩添色,濮阳这座4线小城风景秀丽,适合宜居,未来建立高铁依靠着不错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迎来崛起只是时间问题,你们认为濮阳在河南属于什么水平,与漯河、鹤壁相比前景如何呢?中国特色城市很多,以后的文章会为大家一一介绍。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城市旅游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