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先后对东周王城、鲁国故城、齐国故城、燕国故城、晋国故城、魏国城、赵城、楚城、秦都以及数十座小国都邑进行了考察。与此同时,东周时期的墓地也屡屡发现。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其中个别墓地和墓葬发掘现场。
已发掘的东周墓葬达数万座,分布在各诸侯国境内。如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墓地、临淄齐国故城墓地、临沂凤凰岭东周墓、沂水刘家店子墓地、莒南大店殉人墓、临淄商王墓地、章丘女郎山M1战国大墓、长清仙人台墓地,南辉县固围村魏国墓地、山西侯马上马晋国墓地、山西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墓;河北邯郸百家村赵国墓地、河南淅川下寺楚国墓地、徐水大马各庄燕园墓地、怀柔城北燕国墓地、唐山贾各庄燕墓地、易县燕下都燕国墓地等。
三晋两周地区指晋国及“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三国和周天子实际管辖的洛阳附近地区。这一带墓葬发现甚多。著名的墓地有河南洛阳中州路、烧沟墓地、西郊墓地郑州碧沙岗墓地、二里岗墓地,陕县后川墓地,辉县固围村墓地,禹县白沙墓地;山西侯马上马墓地,长治小山头墓地、长子牛家坡墓地,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卿墓;河北邯郸百家村墓地、邢台南大汪墓地等。
山西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卿墓、侯马上马墓地东周墓、河南新郑韩国王陵和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东周墓是东周时期三晋两周地区的代表性墓葬。赵卿墓发现于山西太原南郊晋阳古城北边3公里,是年清理的余座晋墓中的一座。该墓为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口长11米、宽9.2米。葬具有一椁三棺。随葬器物余件。礼、乐、兵、车四类器物一应俱全。青铜礼器组合为鼎、豆、壶、盘、匝等。随葬器物中有1件铜戈铭有“赵孟之御戈”。墓葬东北角有陪葬的车马坑。该墓属春秋晚期,墓主人很可能是晋国的赵鞅。
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城关乡胡庄村的韩国王陵是中原地区战国王陵的代表。王陵区占地面积32.76万平方米。墓地形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属郑国家族墓地,既有随葬青铜礼器和仿铜陶礼器的中型贵族墓,又有数量较多的随葬生活陶器的小型墓,个别小型墓没有随葬品。战国时韩国取代郑国占有其地。墓地即成为韩国墓地。两座已发掘的韩国王陵编号为M1和M2。两墓均有南北向近“中”字形的7-10米的土冢。M1南北总长75米,墓室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18.45—26米,东西宽18.4—21.3米,深约8米。M2南北总长78米,墓室南北长26米,东西宽约36.5米,深11米。两墓的葬具均为一椁二棺。两座大墓均发现了由整层草泥、椽木、廪木、棚木和夯土组成屋顶形的椁顶结构,证实了《左传·成公二年》“椁有四阿,棺有翰桧”的记载。
两座王陵的周围发现了3条近长方形半封闭环状壕沟。在M2的封土距地面约3米高的半腰上还发现了“中”字形冢上建筑。环壕、墓旁建筑、墓冢和冢上建筑,组成的东周时期的陵园形制。M1为夫人墓,严重被盗。M2被盗亦重,但清理出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杂器、玉器陶器、骨器等各种质地的文物余件,是韩国文物的一次重要发现。
洛阳王城附近,今洛阳市东北约10公里处的金村在年曾发现8座带单个墓道的大墓,分为南北两列。出土文物精美绝伦。如透雕龙虎饰大玉璧、错金银铜鼎、敦、壶等,其中最著名的铜器当属14件铸有铭文的铜钟。这些墓葬的年代约当战国早期至晚期之间,可能是周王及其大臣的墓葬。与洛阳金村大墓不同,同处洛阳地区的中州路(西工段)墓地所见墓葬主要是中小型。中州路墓地有屈肢和直身两种葬式。葬具多为单棺和一棺一椁。随葬品的组合随着时间的不同有明显变化。春秋早期墓地主要陶器组合形式为鬲、盆、罐。春秋中期墓随葬陶器仍以鬲、盆、罐为主要的组合形式,但比例降低。春秋晚期鼎、豆、罐组合流行。
齐鲁两国重要墓地包括曲阜鲁国故城墓地、临淄商王墓地、章丘女郎山M1战国大墓等。年,鲁故城北部发掘了30座春秋时期的鲁国墓葬。其葬俗与中原地区几乎完全一致。器物的基本组合是鬲、罐。齐故城东南8公里的临淄齐陵镇和青州高镇一带是田齐王陵区。淄博市临淄区永流乡商王村和相家村也发现齐国贵族或王室成员墓。故城南米的郎家庄则是卿大夫一级墓地。大城之外东北不远有姜齐贵族墓。
年,田齐王陵区发掘了4座战国时期的墓葬。均为“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其中2号墓面积约平方米,一椁二棺,椁室后部有长方形殉葬坑,坑内殉12人。随葬品摆放在二层台上。组合方式为七鼎六簋。乐器有编钟34件、石编磐3组24件。墓内还清理出车辆22辆、车轮3对。墓主人是战国早期的一位卿大夫。-年,临淄区永流乡商王村发现4座战国晚期墓,均呈“中”字形,属夫妻合葬墓。所见葬俗与中原地区相同。
城址与墓葬,构成东周考古的主干材料。看完文章大家对于东周时期的考古有了一定的了解吗?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大家随时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与其他人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