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以黄帝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发源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主体文化、源头文化地。每年农历“三月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会在新郑举行盛大的祭拜仪式。年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年国务院确定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群体认同感的重要活动。
年6月30日,新郑市人民政府与华夏幸福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总规划76平方公里的新郑产业新城呼之欲出。以“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为原则,在土地整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产业招商服务、城市运营维护等方面,华夏幸福与新郑市政府进行全面合作,共建大郑州南部发展的桥头堡、郑州都市区的重要核心,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承担起郑州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引领角色。
新郑产业新城地处新郑市北部,北接郑州中心城区,距郑州绕城高速最近路段2公里,是郑州半小时经济圈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原产业中枢、国际效率城市”的战略定位指引下,确立了“空铁枢纽加速度、精致田园慢生活”的规划愿景,形成“一轴一廊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结合“六横五纵”的路网格局和轨道交通线网,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以中华路为城市发展轴,将潮河串珠成链,打造景观公园、运动休闲带、滨水绿道等城市发展的生态廊道。形成城市核心区、产业集聚区、宜居居住区三个组团。
年2月,新郑产业新城入选财政部发布《第四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这不仅标志着产业新城模式在河南地区内的成功试验,也为更多中原城镇的综合开发树立了典范。目前,新郑产业新城的建设已经卓有成效。
通过产业集群打造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围绕“中原经济区IBD”的产业定位,通过创新驱动、全球招商、产业载体、全程服务,着力构建“2+3”的产业发展体系。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助力新郑临空经济崛起,同时瞄准现代物流、都市食品、生物医药三大辅助产业,打造新郑新兴经济增长极。
同时,新郑产业新城积极推动新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聚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通过引进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入驻,助力新郑市在整合利用闲置资源、培育发展新动能方面迈出重要一步。目前已经签约耀德科技、民生电商、仟吉食品、智斯强电子科技、深圳蓝视界、深圳力坤科技、德国奔驰集团授权企业莱茵之星(中部五省唯一奔驰授权改装厂)等企业。
华夏幸福不断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集中布局国际星级酒店、创业大厦、商业综合体、总部基地、新城服务中心、双语国际学校、医院等高品质城市配套,加速建设中原经济区先进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端总部经济中心和对外人才交流中心,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和开放发展先行区。
未来这里将成为中原产业中枢,国际效率城市,打造集快捷都市、国际飞地、智慧枢纽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魅力新城,最终发展成为中原实体的先进生产力促进中心,总部经济中心,对外交流中心。毋庸置疑,新郑产业新城是郑南的一次革新。中原从这里走向世界,世界从这里进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