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拜轩辕,是春秋以来的中华民族传统。在今年拜祖大典的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诗词男神”郦波建议新郑市改为郑州市轩辕区。轩辕黄帝的名号自然威震四海,可新郑这个名字其实也不“新”,已经叫了两千多年,虽然似乎不太响亮,但也很有文化内涵。
新郑号称中华第一古都,当然是因为轩辕黄帝在这里建都。不过,在黄帝那个上古时候,新郑这个地方的名字叫有熊。而在今天中华第一古都文化墙后面的郑韩故城,才是新郑的名称诞生之地。郑韩故城遗址,就是春秋战国时代郑国和韩国的都城遗址,名列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西周时期,新郑这个地方是郐国,《诗经》里的“郐风”所在地。西周末期,郑桓公预感西周将亡,就把郑国的主要资产从陕西咸阳东迁到虢国和郐国的地方。西周被西戎灭亡的时候,郑桓公战死疆场。郑武公辅佐东周建都洛阳,然后又灭掉了虢、郐两国,建立了东方郑国。武公之后是郑庄公,郑国成为“春秋三小霸”之首。又过了三四百年,公元前年,韩国灭亡郑国,成为了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当时,新郑这个地方是韩国的郑县,也是韩国的国都。为了区别于另一个在陕西的秦国郑县,而改名为新郑县。新郑这一地名自此历经两千多年,沿袭至今不改。新郑的黄帝故里已经叫响全国,有必要在名字上也靠近黄帝文化,而抹去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印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