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拜轩辕。甲辰龙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于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在黄帝故里——河南郑州新郑举办,全球华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河南。
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有的不远万里赶赴河南新郑,有的在网上遥拜或驻地祈愿,一年一度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为华人世界独特的文化风景。
在众多的拜祖活动中,尤以在河南新郑举办的大典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影响最深远。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举办了18届,影响力越来越大。年11月,“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人们不禁要问,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为啥这么“中”?这个“中”,是地理位置之“中”,是和合大同之“中”,是开放发展之“中”。
02:00一作为中华文化的滥觞,黄帝文化的核心是“中”与“中和”。而“中”首先源自空间概念。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的活动范围虽然“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但其故里和都邑在今河南新郑。这一观点被众多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充分认可,可谓“史有明载、地有确迹、代有所传、物有所证、世所认同”。
黄帝后继者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与其后的夏商王国的国君均于中原地区置都邑。如《左传》《竹书纪年》均记载,颛顼都邑于帝丘(今濮阳),现如今,濮阳内黄还保留有颛顼、帝喾的“二帝陵”之说。至于虞舜都邑于“历山”(今濮阳),有《清华简·保训篇》记载佐证。
除此之外,文献记载中的伏羲、女娲、燧人、炎帝、祝融、共工、少昊等,大都出自河南或主要活动于河南,中原地区的“中心”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从地缘上看,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居“天下之中”,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从文缘上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和黄河文明中心;从血缘上看,中原地区是华夏儿女的根脉所系。
史书记载,黄帝有25个儿子,有姓的14人,分为12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姑、儇、依。夏朝开国君主大禹,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乃至周朝开国君主周文王,都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这个子孙繁衍、族姓众多的部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骨干。
因为老祖宗黄帝的关系,炎黄子孙的“根”就扎在中原地区。据统计,在依人口多少而排序的个中华大姓中,有个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前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
“客家人”就是由中原人多次南迁形成的,他们家谱里都记载着祖根在河南的河洛一带。他们操中原古音,习中原古俗,不忘根本,以“根在河洛”为荣。
由是观之,全球华人将黄帝故里视为寻根问祖的圣地,将“天地之中”老家河南视为心灵皈依的故乡,实属必然。
庄子说:“世之所高,莫若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人文共祖,黄帝给中原大地留下了中华文明绵绵永续的精神密码,也给中华儿女留下了向心凝聚的重要纽带。
癸卯年拜祖大典现场图源:新华社
二
始于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其影响力早已传遍世界、深入人心。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同胞即使不能“回乡”拜祖,也往往会选择在居住地遥拜轩辕黄帝,延续根祖文脉。境内外的拜祖活动不仅吸引全球华人的参与,许多外国政要、友好人士也参与其中,国际影响力日益“爆棚”。
中外人士共拜轩辕,充分说明黄帝文化中的“尚中和”“和合大同”等核心理念,蕴含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因而引起世界各地爱好和平人士的共鸣和推崇。
有学者指出,当中华文明一旦确立了中心,“东、西、南、北”四方势必要“和”于“中”。这种由空间等距离所折射出的“公平”“公允”“公正”的政治诉求,将“天下之中”的空间概念转化为政治理念,同时也奠定了“中和”文化的基础。
《管子·地数》记载:“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其中,“陶天下为一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构建命运共同体”。
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城邦国家”或曰“民族国家”,其国家从形成伊始就是跨地域、多族群的广域国家。因此,中华民族很早就形成了共同体意识,而这一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造就中华不断裂文明的“思想基础”。
现如今,“中国之治”正在为全球治理提供“解决方案”,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为公、中和大同”的文化理念就是最好的“粘合剂”,这对于改善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年,郑州市提炼了以“鼎新、大公、中和”等为基础内容的黄帝文化精神标识和精髓。世界多地举办恭拜黄帝的活动,既是在传承其中的文化理念,也是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具茨山景区图源:河南日报
三
河南,是世界“读懂”中国的窗口。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不止于“典”,既是面向全球、弘扬中华文化的盛事,也是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共赢的盛举。
河南为此办得很用心。一系列安排部署,从高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群策群力推动拜祖大典办出新意、办出特色、办成精品。
据介绍,甲辰龙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按照“一典、一会、一坛、一周”模式举办大典及大典期间的相关活动。
“一典”就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一会”是全球豫商大会;“一坛”是黄帝文化论坛;“一周”是举办“黄帝文化活动周”。
拜祖大典期间举办的一系列经贸文化活动,成为河南对外开放的一扇扇窗口,提供了更多共赢发展的机遇,实现了文化与经贸的和谐发展。
去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期间同期举办的各类经贸活动带来了合作共赢的丰硕成果。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产业项目花落河南,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又迎来新的契机。不久前,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隔5年再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中部地区发展擘画出新的蓝图。
作为中部地区的“中部”,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多年来,“中原粮仓”连年丰收,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重要力量。同时,河南以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盾构、新能源客车、光通信芯片、超硬材料等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也得到充分发挥,率先在全国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国际交通物流枢纽能级不断增强……中部腹地正成为文化高地、创新高地、开放高地。
天地之中,万木争春,正期待着这次亲密的邂逅。
本期指导专家丨河南省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杨波#相约甲辰龙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