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女性在历史上不仅地位低下,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在封建体制之中,广大女性没有政治地位,史书记载的女性也远没有男性多。而《五代史》的史官却为一位女性立传,她就是符氏宣懿皇后。符皇后死后安葬在郑州市南郊的新郑后周皇陵。可见,这位女性非同一般。
后周皇陵,为五代时期后周的帝王陵墓,位于新郑郭店镇,是五代时期中原唯一保存下来较为完整的陵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符氏出身贵族,精明果断,心怀大志
符氏,出身显赫,是名门之后。爷爷是秦王符存审(年-年),陈州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人。符存审是五代时期名将,辅佐李克用、李存勖两代晋王,大小百余战,未尝败绩,官至检校太师、中书令、幽州卢龙节度使。年,符存审病逝,赠尚书令,后追封秦王。
她的父亲是魏王符彦卿。符彦卿十三岁即能骑射,勇而有谋,善于用兵,他不喜饮酒,谦恭下士,对宾客僚属整日谈笑,言语中不论及俗务、不自矜战功。朝廷赏赐的巨额财富,均被符彦卿分给下属,所以士卒都乐于为他效命。生活在这样家庭环境中的符氏,耳濡目染,为人精明果断,心怀大志。
神秘预言,造成前夫全家死于非命
符氏最初嫁给李守贞的儿子李崇训。李守贞是后汉的河中节度使,可谓门当户对,但是李守贞早已有谋反之心。当时有一个神秘预言家,能凭借人的声音来判断吉凶。李守贞就叫儿媳妇符氏说话让他听。预言家听了符氏的声音,大惊说:“此女子贵不可言,以后可以母仪天下!”
李守贞听说儿媳妇可以母仪天下,就坚定了反叛的信念。叛乱发生后,朝廷派将军郭成带兵征讨。第二年,李崇训兵败,死之前准备亲手杀死家人。但是轮到杀符氏时却没有找到她。因为符氏偷偷藏在窗帘后面而幸免一死。
沉着冷静,免遭乱兵残害
平叛的士兵到李崇训家中搜索,符氏危在旦夕。但是符氏严肃地坐在正厅里,看着凶残的士兵说:“你们的将军郭威与我父亲同朝为官,素有交情,你们不要轻举妄动。”符氏出身名门,见过大场面,见到这种情形,沉着冷静,一下把在场的士兵给镇住了。于是将她送至将军郭威处。郭威听说后,认为一个弱女子能让乱兵不敢轻举妄动,感到非常吃惊,就将她送回娘家交给她的父亲符彦卿。符氏感激郭威不杀之恩,拜郭威为干爹。
有主见,能够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
郭威的母亲看到符氏的丈夫全被杀死,只有她一人能逃脱两次死难,认为是老天爷保佑,想要她削发为尼。符氏不认同郭母的安排,说:“生死有命,全在天意。何必要随便剪掉自己的头发让人改变形象呢?”于是,再也没有提出让她削发为尼。郭威的养子柴荣听说符氏有主见,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对她另眼相看。柴荣刘夫人死后,就娶符氏为妻。
高贵大方,母仪天下
柴荣登基称帝后,册封符氏为皇后。柴荣性情急躁,经常发脾气,过后又非常后悔。每当他对左右人发脾气时,皇后必会从容地看他的脸色,慢慢劝说他,世宗的气也就消了。因为这样,世宗更加宠幸符氏。
正所谓“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不管是帝王将相,商界巨贾,还是平凡人家,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须有一位远见卓识的贤内助,有了她们的扶助加持,他们才能更安心地创造自己的事业。柴荣在位期间,他对内整军练卒,减轻赋税、促使国内军事强盛,人民富庶;对外则南征北伐,南摧南唐、尽得江淮十四州,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有史家称赞他“神武雄略,乃一代英主也!”
当世宗柴荣计划到淮南征讨,皇后认为皇帝不宜御驾亲征,极力劝阻,但世宗不听。军队出征很久但是没有取胜,又碰上大热天和大雨,皇后因此忧伤过度病死。当时举国上下都在用兵,加上当时盛行薄葬,皇后丧礼规格有所降低,葬在新郑,陵墓叫作懿陵。#旅行也是读史#
新政懿陵符氏三姐妹相继成为皇后,母仪天下
符皇后去世后,他的的两个妹妹先后被周世宗柴荣、宋太宗赵光义立为皇后,成为符家美谈。
懿陵现状结束语
符氏,生活在帝王将相深宫之中,秉性端淑,德冠天下,是贤后中的典范。虽是一个弱女子,出生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却拥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着实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