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谭萍文图
12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基本“不择校”、高中均分生源、高考成绩连续26年位居郑州市郊县市第一名……创下这些教育“奇迹”的是新郑市。均衡普惠,做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新郑是如何做到的?
去哪所学校读高中?对新郑市的学生们来说,是个简单的问题。
原来,早在年,新郑市就启动了“给初中分配名额,为高中均分生源”的中招制度改革探索。将所有计划内学生全部平分,考生不再选报志愿,录取时按照成绩、男女生比例等因素将考生名单通过计算机分成若干等份,由各普通高中学校按所招计划人数抓阄抽取。
再加上教师资源的均衡分配,目前该市五所普通高中实现均衡发展,办学条件、师资、生源等基本均衡。年高考,新郑市本科一批上线人,平均每所学校有人左右,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不仅选学校不用愁,学生们就连学费也不用愁。年,新郑市市属高中统一免除学杂费。到年,新郑市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每人元,又免除了学生的书作费。至此,12年免费教育在新郑成为了现实。新郑市每年有约1.5万高中生享受着免费教育。
在新郑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同样给力。新郑市教体育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区域内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学校之间更加均衡,实现了广大学生及家长基本“不择校”。
11月20日,新郑市新华路小学内,一幅幅精美的版画从孩子手中诞生。版画,正是该校的一张名片。从年建校开始,学校就注重培育版画品牌,目前已组建粉印版画、橡胶版画等7个少儿版画社团。年,该校师生创作的巨幅少儿版画作品《和谐盛典》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礼物送给丹麦大使。
新郑市第二实验小学虽然刚建校3年,就已经为孩子量身打造了“成长配方课程体系”,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形态。航模、3D打印、陶艺、机器人……学生们可根据兴趣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做不同的自己。
多元竞美,百花齐放,新郑市正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均衡普惠的背后,是新郑市对教育的优先发展。
年以来,新郑市累计投资近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90余所、幼儿园38所,一大批现代化学校投入使用。
近年来,新郑市财政保证教师工资优先发放。同时,增加专项资金,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今年,新郑市专门安排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中小学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学校、教师和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新郑市教体局局长刘奎志的愿望。他说,未来,新郑教育将以“均衡普惠、共享创新、人民满意”为发展目标,按照“做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加快建设,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双一流”(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发展水平)教育,彰显“乐学新郑”的教育品牌。
来源:大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