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大秦赋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三次东出,四巡天
TUhjnbcbe - 2025/4/30 17:55:00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在《藏书》中,高度评价秦始皇:“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

嬴政差点被淹死

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席卷天下,并吞八荒,结束了多年的战火纷飞、妻离子散的时代,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帝国。

他统一文字、度量衡,开阡陌、设郡县,创皇帝世袭制度,是我国第一位皇帝(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所以创设“皇帝”一词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并自称“朕”)。毛主席称赞“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所以说嬴政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嬴政及其母

严于律己、求真务实的始皇帝嬴政,在他的执政生涯中,不畏生死、不惧路途艰险,三次东出、四次巡视天下,到底为何?

01三次东出开疆拓土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十三年,桓齮(yǐ)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即公元前年(秦王嬴政在位第十三年),秦将桓齮大胜赵军于河东郡,歼灭10万赵军,并斩杀赵国大将扈辄。26岁的嬴政,第一次离开咸阳东出,名义上是巡视河外三川郡,实际上是赶赴桓齮大营商讨部署对魏赵韩的进一步打压。这次东出,拉开了秦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序幕。

嬴政之师申越

公元前年,秦国大将王翦使用反间计使得赵国诛杀大将李牧,然后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率倒在秦军的马蹄下。32岁的秦王嬴政,第二次东出赶赴邯郸,一方面处理灭赵后的善后安置事宜并,衣锦还乡重游儿时故地,另一方面就是与王翦商讨部署下一步灭亡燕国的战略。

13岁的嬴政继位为王

公元前年,秦国大将王翦(王翦和儿子王贲有统军灭五国之功)率百万大军灭亡楚国(李信二十万伐楚全军覆没,嬴政请老将王翦出马灭楚)。36岁的嬴政,第三次东出赶赴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巡视楚国,并与王翦商议进军闽越岭南的作战计划。

02四巡天下抚边安民

嬴政与蒙恬、蒙毅

公元前年,是始皇帝一统天下的第二年,40的嬴政第一次大巡狩(嬴政即皇帝位后,他的出行称之为“巡狩”,巡所守也)。“咸阳——陈仓——上邽——临洮——北地——返经鸡头山——经回中宫返回咸阳”,这是此次的巡视陇西、北地两郡的路线。这次主要是巡视北部蒙恬和西部反击匈奴的战事,所以走的路线全在山地草原,被匈奴攻击的可能性很大,路途艰险。

读李斯“十年一统天下”策论

公元前年,41的嬴政第二次巡狩天下。“咸阳——河外——峄山——泰山——琅邪台——彭城——湘山——衡山——长江——安陆——南郡——经武关归咸阳”,本次出巡整整花费一年的时间,主要目的是宣传大秦帝国统一后新颁布的国家政策与法令、检查施行的效果及泰山封禅、梁父刻石记录皇帝的丰功伟绩(峄山、琅邪台也刻石记功,这三处石刻是了解秦国历史的重要文字记载)。

嬴政的青梅竹马——冬姐

公元年,42岁的嬴政第三次巡狩天下。“咸阳——三川郡——胶东郡——之罘(fú)山(今山东境内)——琅邪台——返经恒山——上党——西渡河入关中回咸阳”,大概是二月出发,十一月返回。

这次出行的目的与上次基本相同,但是在三川郡阳武博浪沙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刺杀皇帝”事件,当时并未找到幕后真凶(史册上记录:韩国公子张良(刘邦的左膀右臂)带领勇武壮汉,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壕沟里,将一百多斤的铁锥抛向嬴政的座驾,结果砸到另外一辆备用马车)。

秦国上将军王龁(白起副将,王翦叔叔)

公元前年,45岁的嬴政第四次巡狩天下。“咸阳——经旧赵之地——入旧燕之地——辽西郡——碣石——返回再经燕赵之地——经上郡巡边地——巡视北边——南下返回咸阳”,本次主要有两件大事:对外蒙恬大军大举进攻匈奴,修筑长城巩固边疆;对内狠狠镇压六国复辟势力,肃清内部隐患。

吕不韦携嬴政拜访蒙骜

秦始皇嬴政的七次出行,所走之地所过之处,极为苦寒艰难,路过富庶繁华的临淄洛阳大梁新郑(原六国的国都)等大城市却视而不见,从未逗留。掌天下权柄,却长年累月的巡视天下苦寒边地,只为帝国江山永固、安定民心,以至于五十岁因劳碌不堪而死于第五次巡狩天下的路途中,实为中国古今未有之帝皇,当之无愧的华夏祖龙!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秦赋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三次东出,四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