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寻史溯源(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提起孙膑就必然会想到庞涓,庞涓与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也同样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庞涓在出师之后先来到魏国,因其军事才能被魏王赏识,成为了魏国的一名大将。
但因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孙膑被如果去了其他的国家就会将自己的名气掩盖。于是庞涓为了孙膑不被其他国家重用,就诱骗孙膑来到魏国,并将孙膑·以莫须有的罪名挖去了膝盖骨,庞涓认为这样孙膑就去不了其他的国家了。
但是齐国的大将田忌却早已听说孙膑能力,认为孙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才,就派人把孙膑悄悄的带到了齐国。孙膑来到齐国之后,成为了田忌的一个门客。
当时的田忌喜欢与齐国的各位公子赛马,但总是无法获胜。于是孙膑出了一个计策——用田忌的劣等马和对方的好马相比,不断的带来差异,从而获取最后的胜利。田忌在赢了之后,齐王也发觉了孙膑的才能,就拜为自己的老师。
公元年,赵国攻打卫国,魏国趁乱便进攻赵国都城,赵国危险。赵王便派使者向邻国齐国发兵增援。齐王与诸位大臣商讨之后,就将此事交给了田忌,孙膑为田忌献策围魏救赵。
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办法,没有在邯郸正面进攻魏军,而是率领大军去了魏国的都城大梁。大梁城内没有多少将士驻守,魏王不得不让庞涓放弃攻打赵国,回来救国,从而解除了赵国的危险,而齐军也在路上截杀了一部分魏武卒,此战也叫桂陵之战。
公元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助。有了桂陵之战的经验后,齐王再次派出田忌和孙膑帮助韩国,这一次孙膑献出的计策是增兵减灶。
田忌听从孙膑的方法,从齐国出发后仍然用了之前的围魏救赵的计策,没有去韩国都城新郑,而是大军直奔大梁,庞涓只得再次放弃韩国。与之前不同的是,齐军在去往大梁的路上,不断的减少灶台,兵力却未曾减少。
田忌率兵在马陵道设伏,也已经计划好了庞涓的行程。庞涓认为齐军不堪一击,在看见部分齐军后轻装上阵,在追杀到马陵道的时候丝毫没有准备,就陷入了埋伏圈。最终庞涓大败,中数箭身亡,孙膑也报了膑刑之仇。
孙膑在马陵之战后声名显赫,所有人都知道了孙膑是一个军事奇才。这就引起了齐相邹忌的不满,邹忌早年讽刺齐王让他声名显赫,却到了中年也产生了妒忌之心,认为孙膑会威胁到他的相国之位,同时也对田忌产生了妒忌。
孙膑也早有所察觉,便告诉田忌让他离开齐国这个是非之地,孙膑在告诉田忌之后就离开了齐国。至于去了哪里,或者是否遭到毒害,历史已不再记录。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时的大环境下,像孙膑这样的军事奇才在各国都是争着抢着要的,当时的齐国军事实力已经不如一步步崛起的秦国,齐王为了不让孙膑去秦国,极有可能派人将其秘密杀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