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你知道炎黄文化节是如何演变成黄帝祭
TUhjnbcbe - 2025/4/10 3:47:00

一、每年清明时节祭祀黄帝,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个传统到底始于何时,还没人能够说清楚。因此,便有了一个传说,即黄帝的祭礼传统,那是始于上古时期。

a.不过让后人们倍感神奇的是,即使历经几千年光阴,华夏文明对于黄帝的祭祀,也是一直存在。

b.此祭祀活动,几乎不会受到,中国历史朝代更迭的影响,反而是,一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直至今天!

二、相传,春秋时期,郑国名相子产,对祭祀黄帝,这一民间活动的发扬光大,有着巨大贡献。

a.据信,正是因为子产的推广,使得祭祀黄帝,这一民间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b.以至于在子产所处的时代,古时候的具茨山周围,人们兴起了,农历三月登具茨山,朝拜轩辕黄帝活动。

c.大抵就是因为这一原因,此后,这一活动,便在具茨山周围,化作了民俗,并延续了下来。

三、话说,这一活动为什么要登具茨山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只因具茨山,相传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生前的活动场所。

a.据信黄帝曾率部在此整备,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最终在此地,完成了统一上古华夏的壮举。

b.正是因为这一历史传说的原因,具茨山一直深受华夏先民的重视,并大有将其视作神山的趋势。

c.事实上,具茨山确有许多神奇之处,比如后人在具茨山上,发现许多历史年代不明的神秘岩画、石质城堡遗址,以及不少的东方巨石文化遗迹。这一切似乎都印证了,具茨山确实是神山,确实是黄帝生前活动过的场所。

d.对此,不少古代典籍之中,都有记载具茨山与轩辕黄帝有关,其中《庄子·徐无鬼》记载:“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郦道元的《水经注》写道:“黄帝登具茨山,升于洪堤上,受《神芝图》于华盖童子,即是山也。”

e.此外,更为神奇的是,《庄子》中的一段记载,即:“黄帝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往见之。”

而神奇之处就在于,具茨山上还真有一座崆峒山,一座逍遥观。对此,明《河南府志》载:“崆峒山,在钧州(今禹州)西北50里,上有逍遥观,乃是黄帝修炼之处。”

四、正是基于华夏先民,有在具茨山祭祀黄帝的传统和先例,年3月12日,新郑电影院,创办了寻根拜祖月活动。

a.自此,炎黄文化节的前身正式形成,后来随着炎黄文化节的形成,于是新郑人民,便将这一活动,追定为了,第一届炎黄文化节。

b.其实,笔者想说,将具茨山和黄帝联系起来,有理有据,很是合理。但是把炎帝也拉进来,就有点牵强了,毕竟古籍里,可没有记载炎帝在此处活动。

c.当然了,若非要说有联系,因为黄帝曾在这里练兵,那么极有可能炎帝也来过,毕竟炎黄是联盟部落嘛!

d.可在笔者看来,具茨山和炎帝联系确实太少,估计后来新郑市将‘炎黄文化节’改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这多少有点关系。对此,我们不深究。

e.因为具茨山位于今天河南省新郑市,故而,逐渐地人们便将新郑市,当成了黄帝故里。当然了,人们有这种认识,主要原因是因具茨山在新郑,至于次要原因嘛,肯定和河南新郑的宣传有一定的关系。

f.此后,年~年,年,年,新郑市,均在具茨山举办了炎黄文化节。按照顺序,年为第六届炎黄文化节。

五、年,适逢千禧年,当时的新郑市,以中华民族子孙,喜迎千禧龙年为主题,将此前的炎黄文化节,第一次升级为了,‘黄帝故里寻根拜祖大典’。

a.至于河南新郑市为何要将‘炎黄文化节’升级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除了笔者之前说的,具茨山和炎帝关系不大。估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黄帝部落打败了炎帝部落,最终是黄帝成为了天下共主,显然黄帝的影响力更大!

b.当然了,炎帝同样作为华夏文明的先祖,其影响力也非常巨大。不过嘛,毕竟末代炎帝是败给了黄帝的,这也是传说时代里,公认的事实。要说炎帝败走之后,去了哪里呢?非神农架莫属,对此,笔者就不多谈了,反正不是具茨山。

c.让人稍感意外的是,千禧年后,新郑炎黄文化节继续,年~年,每一年均有举办!反而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没有被继续进行,关于这一点,笔者倒是很想知道,当时的新郑市是到底是如何考虑的呢?我们暂时不得而知。

d.不过,到了年,新郑市再一次升格炎黄文化节,将炎黄文化节,再次升为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想来,这一次,河南省以及新郑市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再次将‘炎黄文化节’升级为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e.升格之后,因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规格和等级,不断提高。最终,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开始愈发闻名起来。再之后,新郑市便延续这一传统,即新郑市每年均会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直到今天。

六、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年6月7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或称“新郑黄帝拜祖大典”,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自此,此祭祀大典,变得举世闻名起来,而新郑市以及河南省,无论是从旅游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效益方面,都可谓是受益颇丰。

b.对此,笔者想说,黄帝真的是护佑华夏文明的保护神,其死后几千年,仍可为其子孙后代谋福祉,从河南新郑‘黄帝祭典’的不断发展,便可窥见一二!

c.此后,大概是出于更好的传播和记忆之目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或“新郑黄帝拜祖大典”,更多的则被简称为了“黄帝祭典”。

d.你还别说,这么一简化,确实变得更大气简洁了,更朗朗上口了,也更容易被人记住了!

e.最后,其实笔者是非常羡慕新郑市民的,羡慕他们每年都可登具茨山(始祖山),参加黄帝祭典。

f.对此,笔者想说:“等疫情过后,在合适的年份,笔者一定要去参加一次‘黄帝祭典’,去祭祀我们伟大人文先祖--黄帝的同时,再送上自己的万分敬仰!”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知道炎黄文化节是如何演变成黄帝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