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悬针篆的艺术特点及传承创新
TUhjnbcbe - 2025/1/25 22:09:00

一、悬针篆简介

它是小篆变体。概念最早见于南朝宋王愔的《文字志》:“悬针,小篆体也,字必垂画细末,细末纤直如悬针。”相传为汉章帝郎中扶风曹喜所创。悬针篆的渊源可以推到战国中山王文字和秦小篆。产生于新莽,流行魏晋,鼎盛于盛唐。悬针篆大多为官方用体,用于度量衡、铸币、太学碑文、教材、官员印章等,分布位置也遍布全国。悬针篆的产生标志是王莽新政的货币货泉二字和新莽嘉量的铭文。此货币被评为中国最美古钱币,也是中国钱币的形象大使,新莽嘉量上有81个悬针篆铭文。

东汉魏晋时期悬针篆十分流行。许慎在洛阳写成中国第一个篆书字典《说文解字》,里面的小篆是悬针篆。在洛阳太学门口的《三体石经》中,小篆用的也是悬针篆。并一直为后世书学教材。盛唐时期悬针篆成为盛世风尚,为篆书中主流字体。经研究发现,武则天、张旭、颜真卿、李邕、贺知章、徐浩和史惟则等当时的名人遗石中的小篆多是悬针篆。篆书工具书《唐说文木字部残卷》中的小篆也为悬针篆,是最接近许慎版本的。还有大型悬针篆石刻《峿台铭》《阳华岩铭》等作品。后朝悬针篆代表人物很多。郭忠恕编篆书字典《义云章》和《汗简》个古文字。此书为悬针篆之渊源,是宋代悬针篆研究标志性成果。北宋书家释梦英作《十八体篆》,其第17为悬针篆。清末民国悬针篆代表人物汪仁寿编撰了我国第一部按笔画部首检索的字典《金石大字典》,收录有《三体石经》《汗简》《峿台铭》等悬针篆字体。同时期的悬针篆代表人物还有周愚山。他出版的《百体半刊》影响甚大。该书精选了周愚山50种书体,其中就包含悬针篆。

二、主要艺术特征:

1、笔法上都逆锋起笔,竖笔悬针出锋。2、结体上紧下松,上紧下疏。3、外方内圆,结构中多用弧形线条和多曲多弧的线条组合。4、采取了对称等距分割。5、体方势长,形态统一。

三、传承与创新

孙伟老师悬针篆源于家学。也曾拜上海周愚山为师。

孙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教师,国家一级美术师。近年来在发扬光大悬针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①创立"孙伟悬针篆"电脑字体,于年5月被国家版权局获批。先后于在这两年分别在洛阳、上海和郑州三次召开"孙伟悬针篆"电脑字体上线发布会和书画展,扩大了悬针篆的社会影响。

②加强理论和教学研究。专著有《悬针篆书法》。著文有《悬针篆前世今生》、《悬针篆赋》、《十大心法》、《十大笔法》、《书写笔顺十法》、《结构十大关系》、《颜真卿篆书管窥》等文。

③用悬针篆书写了庚子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文长卷。"拜祖文"三字。还受邀用悬针为黄帝故里接待大厅写黄帝文化成语六条屏。

④用悬针篆书写了第40届洛阳牡丹文化节纪念徽章中"洛阳牡丹甲天下"七字。

⑤近两年分别在华东师大,广西南宁师大,河南科技大学,中原科技学院,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和郑东文化馆等地多处作悬针篆学术报告,听群近万人。

⑥被学习强国,央视书画频道,中国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和省市日报电视台等主媒多次宣传报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悬针篆的艺术特点及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