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张贺明
“吃罢饭了没呀?我来给大家量体温了。”1月31日,新郑市孟庄镇栗元史村的村医史瑞民走入一户村民家中,熟络地跟村民打着招呼。
这一幕,从农历腊月二十九开始,每天都在栗元史村上演着。
村医史瑞民连轴转的一天,是这样的:
上午10点前,走访完村内十多位半个月有武汉旅居史的村民,给他们一一测量体温,嘱托他们少出门、做好防护以后,史瑞民会走上街头指导村里每天进行的消毒作业。除了下午再用个把小时轮流走访一遍居家隔离村民以外,白天其他的时间,他一般是在村口的卡点值守,做来往人员的登记和体温测量。到了晚上,8点钟前后,史瑞民给白天走访的各家再打一次电话,看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
“我们村有多人,疫情来了,我做的都是一个村医的本分职责,也是我作为一个党员应该做的。”史瑞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农历大年初二晚上,史瑞民给一位居家隔离村民打电话问询时,得知下午测量体温正常的该村民突发高烧。他立即赶到村民家中,确认发热之后,迅速与孟庄镇卫生院联系。晚上9点多,医院开来的救护车就把这位村民接走了。“接走以后确认不是感染,我们村支书就带上我一起去新郑把他接回家。”史瑞民回忆说,“回来都有十二点了。”
身为党员、村医史瑞民和无数他的同行一样,站在了从县市到村里“最后一公里”的路上,用默默的付出,守护着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
(河南商报首席编辑郭宁编辑郭爽爽吕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