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018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TUhjnbcbe - 2025/1/3 19:45:00

年,郑州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坚持“四重点一稳定以保证”工作总格局,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综合

全市年末总人口.6万人,比上年增长2.6%;其中女性.4万人,增长3.8%;男性.2万人,增长1.4%。城镇人口.8万人,增长4.2%;乡村人口.8万人,下降1.7%。全市全年出生人口12.5万人,增长2.6%;人口出生率12.44‰。死亡人口5.5万人,下降1.1%;死亡率5.46‰。全年净增人口7万人,增长5.8%;人口自然增长率6.98‰。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生产总值49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8.1%;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6.9%;建筑业增加值.6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5.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亿元,增长4.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5.8%;金融业增加值.8亿元,增长5.8%;房地产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8.5%;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21.3%;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5.2%。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亿元,增长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7%。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3.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亿元,增长9.0%;其中税收收入.5亿元,增长10.9%;市本级收入.3亿元,增长6.2%。在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个人所得税46.1亿元,增长13.8%;企业所得税亿元,增长2.7%;增值税.6亿元,增长11.3%;契税96.1亿元,增长9.3%;房产税27.7亿元,增长13.2%。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亿元,增长20.3%;城乡社区支出.8亿元,增长1.4%;教育经费支出亿元,增长2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7.9亿元,增长7.8%;科学技术支出36.4亿元,增长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亿元,增长21.8%;公共安全支出74.8亿元,增长11.2%;农林水事务支出73.9亿元,增长12.1%。

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1%;其中畜肉价格下降4.3%,蛋类上涨11%,鲜菜上涨6.4%。居住价格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交通和通讯与上年持平;衣着价格上涨1.1%。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万人,比上年增长2.7%,其中城镇从业人员.8万人,增长7.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5万人,下降16.1%;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万人,下降30.9%,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万人,下降22.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51%。

全市民生福利总指数为.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3万吨,比上年下降1.5%;其中夏粮产量78.8万吨,下降1.5%;秋粮产量78.5万吨,增长7%。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3%;其中夏粮播种面积.5千公顷,增长0.1%;秋粮播种面积.1千公顷,下降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集体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2.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9.6%;其他类型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0%;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七大主导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9万台,下降32.9%;汽车产量58.9万辆,下降24.1%;新能源汽车3.9万辆,增长12.9%;铝材.8万吨,增长16%;磨具12.4万吨,下降23.4%;钢材产量.5万吨,增长46.5%;速冻食品产量.5万吨,增长3.2%;耐火材料制品产量.8万吨,增长14.5%;服装产量0.3亿件,下降8.5%;水泥产量.8万吨,下降6.0%;卷烟.4亿支,增长0.6%;电力电缆12.3万千米,下降2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4.8%;利税总额增长8.3%;利润总额增长6.1%;产销率达到98.6%。

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完成增加值.6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房屋面积.7万平方米,增长34.8%;竣工房屋面积.2万平方米,增长1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1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3.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8%;工业投资增长11.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1.7%;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下降0.9%。

全年固定资产施工项目个,计划总投资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新开工项目个,计划总投资.6亿元,比上年下降4.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0%;其中住宅投资下降3.0%。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8万平方米,增长13.1%。商品房新开工面积.5万平方米,下降20.1%;其中住宅.9万平方米,下降22.7%。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万平方米,增长27.4%;其中住宅.1万平方米,增长33.2%。房屋实际销售面积.1万平方米,增长19.8%;销售金额亿元,增长17.2%;待售房屋面积.7万平方米,增长26.5%。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亿元,比上年增长9.7%。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亿元,增长9.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增长11.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6亿元,增长5.1%;零售业零售额.5亿元,增长9.7%;住宿业零售额23.3亿元,增长3.8%;餐饮业零售额.4亿元,增长12.8%。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粮油、食品类.8亿元,增长26.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7亿元,增长12.4%;金银珠宝类27.7亿元,增长7.4%;日用品类86.8亿元,增长24.4%;五金、电料类17.8亿元,增长19.9%;家具类11.1亿元,增长7.3%;石油及制品类.3亿元,增长13.2%;汽车类.8亿元,下降1.9%;煤炭及制品类0.2亿元,下降71.4%。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值.7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进口.8亿元,下降9.5%;出口.1亿元,增长10.7%。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7.1亿元,增长15.8%;加工贸易出口2.8亿元,增长9.7%;机电产品出口.3亿元,增长1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亿元,增长9.8%。

全年新批外资企业82个,比上年增加3个,增长3.8%。合同利用外资额11.5亿美元,下降67.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2.1亿美元,增长4.0%;引进境内域外资金亿元,增长7.8%。

全年境外投资额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9%。

全年跨境电子贸易走货量万包,比上年增长2.3%;货值96.1亿元,下降2.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1%。其中铁路.8亿吨公里,增长5.6%;公路.4亿吨公里,增长11.3%;航空29.1亿吨公里,增长17.9%。完成货运量.8万吨,增长15.8%;其中铁路.3万吨,增长9.8%;公路万吨,增长16.3%;航空31.5万吨,增长6.1%。

全年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4%。其中铁路.1亿人公里,增长3%;公路97.1亿人公里,下降7%;航空87.3亿人公里,增长20.6%。完成客运量29.6万人,比上年增长0.5%;其中铁路.5万人,增长6.7%;公路万人,下降6.6%;航空.1万人,增长56.7%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全年完成货邮吞吐量51.5万吨,比上年增长2.4%;旅客吞吐量.5万人次,增长12.5%。郑欧班列开行班,比上年增长50.1%,进出口货值32.1亿美元,增长17.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亿元,比上年增长.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亿元,增长29.2%;电信业务总量.1亿元,增长.4%;快递业务量.3万件,增长38.9%。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5.9万户,增长10.6%,本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万户,增长13%;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万户,比上年增长13.5%。

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达到.1万辆,比上年增长5.6%;其中个人拥有.9万辆,增长8%。在汽车拥有量中,轿车.5万辆,增长12.3%;其中个人拥有量.3万辆,增长11.3%。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来郑旅游人数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国际旅游人数52.7万人次,增长4.8%;国内旅游人数1.3万人次,增长13.1%。年末全市共有旅行社家,星级酒店80个,A级旅游景区42个,4A级以上景区18个。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6亿元,增长7.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3亿元,增加.4亿元,增长9.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亿元,增加.2亿元,增长17.8%。

全年全市新增郑州银行1家上市公司(全省仅此一家)、1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上市挂牌公司总数达家,直接融资达亿元。全年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财产险收入.6亿元,增长9.5%;人身险收入.2亿元,增长7.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项,比上年增长8.8%;其中省级以上项目项,增长43.9%;市级项目项,下降2.7%。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比上年增加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个;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个,比上年减少59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8项。

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件,增长38.8%;授权量件,增长48.6%。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份,增长15.1%;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82.4亿元,增长.8%。

年末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2个,招生人,比上年增长8.9%;在校研究生人,增长14.6%;毕业人,增长0.4%。全市普通本专科院校61所,招生32.9万人,比上年增长12.6%;在校学生99.3万人,增长6.2%;毕业26.4万人,增长7.8%。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所,招生12.5万人,增长5%;在校学生32.5万人,增长7.2%;毕业9万人,增长1.8%。普通高中所,招生6.8万人,增长4.5%;在校学生19.7万人,增长2.2%;毕业6.3万人,增长6.6%。普通初中所,招生14.1万人,比上年增长8.6%;在校学生40.2万人,增长8.7%;毕业11.6万人,增长6.1%。普通小学所,招生16.4万人,比上年增长4.4%;在校学生91.7万人,增长5.1%;毕业13.2万人,增长5.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幼儿园在园幼儿39.8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全市共有专任教师17.9万人,比上年增长5.1%;其中高等学校5.1万人,增长4.6%;普通中等职业学校1.1万人,下降4.3%;普通中学4.7万人,增长9%;普通小学4.1万人,增长4.4%;幼儿园2.8万人,增长5.2%。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公共图书馆17个,文化馆14个,博物馆38个,综合档案馆1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8万卷(件)。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有线电视用户.8万户。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个。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个,比上年增长8%;拥有床位9.8万张,增长7.4%;医院、卫生院个,增长8.4%;拥有床位9.2万张,增长8%。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5万人,增长8%;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4.2万人,增长10.6%;注册护士5.9万人,增长8.6%。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5个,卫生技术人员人;妇幼卫生机构14个,卫生技术人员人。医院2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5个,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人。乡镇卫生院个,卫生技术人员人,床位张。

全年共获得世界冠军7个,全国冠军10个,获得各类比赛金牌枚。全市新增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条,新增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个。体育彩票销售点达到个,比上年增加个;销售体育彩票46.7亿元,增长47.5%。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其中工业用电量.5亿千瓦时,下降3.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亿千瓦时,增长31.8%。年末实有公交车6辆,城市公交客运量达9.4亿人次,BRT客运量3.1亿人次,地铁客运量2.9亿人次。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4.8%。综合能源消费量4万吨标准煤,下降9%;其中轻工业74.4万吨标准煤,下降12%;重工业0万吨标准煤,下降8.8%。

全年共发生伤亡事故起,比上年下降4.9%;造成死亡89人,下降28.2%;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0.人,下降35.7%;事故直接财产损失.5万元,下降43.2%。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3%;人均消费性支出元,比上年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元,比上年增长8.4%;人均消费性支出元,比上年增长1.7%。

全年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72人,比上年下降14%;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万元,下降9.2%;农村居民享受最低保障4.4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亿元,下降1.4%。全市参加失业保险.3万人,比上年增长0.01%;年领取失业保险金者1.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万人,比上年增长0.1%;其中职工.6万人,增长0.1%;离退休人员34.6万人,增长0.05%。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总人数为.5万人,比上年增长0.03%;其中职工万人,增长0.02%;离退休人员37.5万人,增长0.07%。

年末全市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97个,比上年下降17.1%;其中养老服务机构89个,下降2.2%;拥有床位数张,增长9.2%,其中养老服务机构张,增长5.2%。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个,社区服务站个。

全年社会销售福利彩票16.9亿元,比上年下降1.5%;筹集社会福利资金万元,增长32.4%;接受社会捐赠.4万元,下降40.5%。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