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韩故城坐落于新郑市区周边,拥有多年的悠久历史,曾是东周时期郑国和韩国的国都。据传说,公元前年,韩哀侯灭郑后,将国都从河南禹州迁至新郑。至公元前年秦始皇灭韩,两国在此立都长达年,因此得名。
郑韩古城内遗迹众多,分布广泛,是同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且面积最大的古城。它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荣登二十世纪全国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该古城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周长超过20公里。城墙基础宽约40至60米,顶部宽约3至5米,高度则在6至19米之间。整个古城平面呈牛角状,俗称“45里牛角城”。
一道南北走向的隔城墙将故城划分为东、西两城。西城作为内城,是郑国和韩国的宫城及贵族居住区,其中郑国的缫丝作坊和韩国的宗庙祖碑均为国内稀有、世界罕见的珍贵文物。
东城则是廓城,主要为郑国和韩国的平民居住区以及手工业区,这里分布着制骨、制玉、制陶、铸铜、冶铁等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