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悬空寺为啥这么悬,它为啥能千年不倒?中国的悬空寺不止一座,细细数来,全中国留存下来的悬空寺大约有十几座,最西的一座,也是在全球影迷当中印象最深刻的悬空寺当属苍岩山悬空寺。
因为导演李安让卧虎藏龙的女主角玉娇龙从这里一跃而下,镜头里的悬空寺在绿树、苍山、云雾的映衬下,仙气飘飘,让人过目不忘。苍岩山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西南,是太行山脉的支脉。这座最有美感的悬空寺其实是苍岩山福庆寺的一部分,修建在半山腰上。
说它是悬空寺呢,其实它只有两座悬空的建筑,一座是悬空寺,另外一座是悬腾空石桥,寺在后,桥在前,玉蛟龙就是从这座石桥上跳下去的。
有意思的是,这一寺一桥的建造时间还不一样,石桥是隋代建造的,而谯楼殿呢,是唐代的建筑。只有一寺一桥把苍山的两座最为险峻的山峰连在了一起。
后面的悬空寺又被称之为桥楼殿,因为整个大殿都建在一座石质的拱桥上面,谯楼殿坐西向东,长15米,宽八米,大殿一脚高跷,流苏彩绘,殿里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如果大殿装满游客的话,总重量大约在35吨左右,这35吨的重量全都压在了下面的石桥上,桥之下就是70米高的绝壁,听着虽然有点心惊肉跳啊,但其实你真的走上去并不觉得悬,因为下方的石桥是单孔圆弧。
拱桥也是隋唐时期的建筑师们最得心应手的一种桥梁建筑方式,这种桥力学结构合理,可以经久不衰。比如现存的河北赵州桥就是这种单孔圆弧拱桥的典范,他是隋炀帝时期的作品,在大约年时间里,经历了无数次地震、兵乱之后,依然笑傲江湖,挺立不倒。
所以苍山桥楼店虽然也叫悬空寺,但它实际上并不悬,真正看起来悬,走上去更觉得悬的悬空寺,是在山西大同附近的翠屏山上,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北岳恒山悬空寺。远远看去,这一六寺院建筑就像是挂在悬崖上的装饰品。悬空寺上方是一片突兀的石灰岩,下方是大约60至90米深的河谷,相当于20至30层楼那么高,稍微走近一点,你就能够看到支撑亭台楼阁的只有十多根碗口粗的木柱子,不由得让人心里捏了把汗,就靠这几根柱子能撑得住吗?
衡山悬空寺的设计者现在是已经找不到记载了,不知道是谁,有人说是北魏的一个叫了然的和尚,有人说是北魏皇帝拓跋弘为天师道长寇千之所修的天师道场,不过这些说法一个都没有办法得到证实,但是悬空寺它建造的年代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就是在距今年前的北魏时期。您可能听着有点糊涂,怎么一会儿佛教一会儿道教的,那它到底是佛寺还是道观呢?
其实这座悬空寺不仅既是佛寺又是道观,有的时候他还是孔庙呢,因为寺里同时供奉着释迦牟尼、老子和孔子,可谓是三教同在的这么一座寺庙。
悬空寺的原名叫悬空阁啊,这个玄是玄之又玄,众庙之门那个悬,所以寺名实际上是取道家之玄与佛家之空的合异,叫悬空。后来大家又发现,这个玄妙的悬和悬挂的悬是谐音的,况且寺庙确实就像是悬挂在悬崖峭壁之上嘛,所以悬空寺啊,这个悬挂的悬,这样就叫开了。
悬空寺沿着山体由南向北扩建而成,越往北地势越高,楼体呢也越来越狭窄,整个寺院都是木质结构的,寺院的主体建筑之间是由栈道连接,入口在南楼,南楼其实是建在岩石上的,包括栈道都是从岩石上开凿出来的,每一块砖都是踏踏实实砌在岩石上的,虽然狭小,但是站上去稳当啊,他并没有危险的感觉,真正有危险感觉的是北楼,北楼有两座三层九级的飞楼,这个脊是脊梁的脊,山脊的脊啊,中间是占道连接,每座飞楼都有十几米高。
如果占满人的话呢,每一座楼都有十几吨重。但是这两座飞楼和连接飞楼的栈道,看上去完全是靠外侧这十多根摇摇晃晃的柱子在支撑,就让人很担心啊,万一撑不住了怎么办?说这些柱子是摇摇晃晃,那可不是形容词,不是夸张了,因为如果你用手指去捅这些柱子,它真的会摇晃,再加上一走一颤的楼板,悬晕指数其实要大大高于用现代钢材料支架加上特殊玻璃地板所建造的那个天空步道。胆小的人呢,是不敢上,敢上去的人呢,多少也会头发晕,腿发软。
就连走过无数险境的旅游大咖、旅行家徐霞客,上了悬空寺,都不得不竖起大拇哥,称赞一声,悬,真悬,然后大笔一挥。在徐霞客游记里写下了天下巨观四个字,要知道徐霞客走南闯北的时候,今天大家熟悉的很多旅游景点那是连路都还没有啊。可是连徐霞客上悬空寺都出了一身汗呢。
悬空寺历经风雨又悬了多年,到如今仍然是晃晃悠悠的柱子,依然是颤颤巍巍的楼板,以至于年12月,时代周刊很不客气的把恒山悬空寺评为全球十大危险建筑之一。那北楼它真的是悬空的吗?如果悬空,怎么就悬了多年,还在那儿悬着呢?也没垮呢?答案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真正揭开。时间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悬空寺的一座飞楼已经有点不稳妥了,当地文物局于是召集了建筑专家前来会诊。
专家们上下查看,发现飞楼下的几根承重横梁已经严重朽烂了。那有朋友可能会问,悬空寺在历史上有例行维护吗?有,肯定是有的,但是很遗憾,缺少这方面的细致记录,只是粗略的知道在明朝和清朝更换过梁柱和楼板。那这次查到的朽坏的横梁具体是什么时候安放上去的呢?已经无从得知了。既然问题明确了,那负责维修的技术人员立即开工,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之后,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得抽出横梁。施工人员使劲一抽,可是看起来朽坏不堪的横梁却纹丝不动啊,再一抽,还是不动。
再仔细观察哦,施工人员和建筑专家们才恍然大悟,那这里也就藏着悬空寺北楼千年不倒的原因。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仔细分析悬空寺的建造过程,相信你您听了以后,也会恍然大悟的。
首先,悬空寺虽然悬空,但其实不算太高,最低处呢离地50米,最高的飞楼离地90米,工匠们搭起脚手架就可以开工。对,不用怀疑,脚手架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啊,早在中国战国时代就有了,无图无真相,你怎么知道他用到脚手架呢?
其实这是建筑专家和考古人员依据之前对古建筑的考古发现推测出来的。河北省新郑市附近有一个叫郑韩故城的文物遗址,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和韩国都是定都新郑,现在还能够看到当时留下来的城墙。城墙遗迹大约有十至16米高,城墙表面有着一排排的洞眼,洞眼的直径大约有15厘米,洞和洞之间间隔的距离大约是70到80厘米,上下的间距在两米左右,洞眼排列相当整齐。
当考古人员把这些数据输入电脑,用软件一还原一运算,你猜怎么着?原来这些洞眼就是建筑城墙时候的脚手架所留下的洞眼。其实不管是在长城还是现存的很多其他古城墙上都有这种洞眼,只不过呢,在施工完毕之后,一般最后的工序都是用泥土把洞眼给堵上,再刷上几层涂料,于是就看不见了。因为城墙是军事防御用途的建筑嘛,你留一堆洞眼干嘛呀?敌人来了,一样画葫芦也搭起脚手架攻上城来,那当然是不行的,所以这个洞啊,得填。
古代不仅已经用到了脚手架,大型建筑的脚手架周围还有用藤条或者麻绳编织成的安全围栏呢。所以安全施工不仅仅是现代人的发明,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搭上脚架之后,悬空寺的工匠们就进入了下一步工序了,就是在山崖上凿出一个可以施工的平台。
这一步是纯粹的力气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出工出力就行。平台凿好之后,下一步就是寺庙悬空的奥秘了。工匠们先在窄窄的平台底部凿出一排巨大的石孔,一共有27个石孔,这些石孔你乍一看很普通,其实内有乾坤,因为所有的石孔都是楔形的,内大外小,而且这些石孔非常深,一般都有几米深。这边石匠们在打石孔,另外一边木匠们就在制作把寺院悬挂起来的挂钩了。
说是挂钩啊,其实应该叫横梁才对,横梁是一种叫铁扇木的木材,这种木材质地细密,硬度和抗弯强度都属一流啊,就是说它相当柔韧耐折,而且还有天然的防腐能力,但为了让木材更加坚固防潮,工匠们还会在铁杉木的表面刷一层又一层的桐油。
桐油是从桐树的果实里榨出来的油,在二战的时候是最常用的军工器材保养剂,防水和防腐效果都是一流。这里就是敲黑板画重点的部分了,木匠们会把铁杉木的一头切开口,插入一个木屑,那这个木楔子起什么作用呢?可关键了啊,下面您就知道了。
插好木屑之后,工匠们就会合力用器屑把这根铁山木插入打好的石孔内,这个时候你就会看到前端的木屑会一点一点的把木头撑大,正好卡在内大外小的石孔里。这就是古代版的膨胀螺丝,和今天的膨胀螺丝同样的原理,同样的功能,后来人把这些木梁称之为铁扁担,铁扁担的2/3插在了岩石里,后面还有一个小小好的岩石平台作为支点,在垫上木板,这样呢,每根横梁都可以承受几吨的重量,那20多根横梁承受十几吨的飞楼,那就妥妥的没问题了。
这个时候特别注重审美的朋友可能不满了,且慢,外墙上这十多根柱子挂在外面是既不美观又不沉重,还摇摇摆摆,难道他们是用来显丑的吗?其实这十几根柱子自有妙用,当建筑上站满了人,压弯木质横梁的时候啊,这些柱子它就不再摇晃了,因为这个时候柱子就会帮横梁分担多余的重量了。于是悬空寺有了双保险,所以悬空寺虽然看上去很悬很险,其实它并没有那么险。
另外,悬空寺的悬址也很巧妙,它正好在悬崖的凹处,上方突出的岩石正好一时多用。首先它能够遮挡阳光的直射,防止因为阳光暴晒引起木材的老化。
第二,在雨季的时候,它还能够遮挡雨水,保持相对稳定和干燥的环境,有利于木结构建筑的长期稳固。第三,最重要的是上方的悬崖,它其实是一道保护伞,一根保险杠掉落的石块就不至于砸到寺庙建筑,就被他挡开了。
另外,悬空寺坚挺在峭壁上年不倒,其实历朝历代都功不可没,特别是明清两代,该修修,该补补,政府拨款就没有含糊过。上面讲的是工程技术方面的分析,不知道这么一讲,您是不是恍然大悟了呢?
但是故事没有到此为止哦。对悬空寺的奇妙之处,还有另外一个维度的解读呢,那这个解读呢,就得在悟性好一点才能够恍然了。中国古人把大地看作是一个有机生命体,认为大地的各个部分类似于人体。也有经络,有穴位。看风水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找准穴位。
东晋的风水大师郭璞写过一本书叫藏经,一直被风水界奉为圭臬。这书里面就说,大地的生气是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动的,遇到丘陵和山岗,它就高起,遇到洼地,它就下降,而穴位呢,就是出没于地表的地方。
简单的说,判断风水优劣的第一步就叫关山,也就是考察山脉的走向、形态和结构。因为山的形状蜿蜒曲折,与龙相似。考察山脉的走向呢,就被风水界称之为觅龙啊,就是寻觅龙脉。
所谓地理五绝,即是觅龙、查杀、观水、点穴和立象。这其实就是一个租命的过程,由大到小,缩小目标范围,直到找到龙脉上的穴位,那这个地方通常就是一个大大的极地。北岳恒山发源于山西吕梁山脉,南东北走向,奔腾起伏,蜿蜒而上,到河北省与太行山连接,东西绵延公里,号称有峰,主峰有两座,分别在东西两侧,东为天岭峰,西主峰就是悬空寺所在的翠屏山。
恒山在风水上可以称得上是来龙深远,去脉奔腾的好龙脉啊,而悬空寺的所在地正是这条龙脉上的一处穴位。